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条文 > 民商法类 >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政发〔2015〕34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根据《国务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大政发〔2015〕34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长期以来,中医药和西医药互为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较快,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市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医药特色优势有所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经验没有得到很好传承;中医药发展的基础条件较差,基层中医药人才缺乏;中医药的投入补偿机制和保障措施还不完善。为此,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围绕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注重发挥中医药在促进我市医药卫生事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扶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开创我市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注重继承与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为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中西医并重与协调发展。推动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和方法。
--坚持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预防、养生保健、科研、教育、文化等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发挥政府扶持和推动作用。完善政策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三)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覆盖全市、特色突出、医疗服务能力较强、基础设施完备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努力实现全市中医医疗、预防、养生保健、科研、教育、文化等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减轻群众医疗卫生负担,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推动公共卫生均等化。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
三、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夯实中医药事业发展基础
(一)合理规划布局中医药服务网络。研究制定全市“十三五”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建设以市中医医疗机构为龙头,以区市县中医医疗机构为骨干,以综合(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基础,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中医药卫生服务网络,内容涵盖预防、治疗、康复、养生保健等功能。各地区在区域卫生规划中要合理规划和设立中医医疗机构。原则上每个区市县要办好一所代表本区域中医医疗水平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对已设立的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不撤销、不改变中医医疗机构性质。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实现100%的乡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中医科、中药房,所有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探索建立1至2个以三级甲等中医医疗机构为核心,由若干个二级中医医疗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组成的中医医疗联合体,采取纵向帮扶、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强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二)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将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本级政府“十三五”发展规划,使中医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条件及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加强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力争5年内,市、县两级中医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并实现资源共享。
(三)强化综合(专科)医院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
二级以上综合(专科)医院要设立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并设置一定比例的中医病床,满足患者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在各级医疗机构中严格贯彻落实《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医院中药房设置基本要求》《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切实做好综合性医院的中医内涵建设。要积极参加全国综合(专科)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四)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将中医专科医院和中医门诊部、诊所、坐堂医诊所以及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作为社会办中医的优先领域,留出足够发展空间。鼓励有资质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社会力量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优惠政策方面和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四、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药“三进”工程
(一)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创建活动为载体,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进”工程,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积极向社区和农村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把中医药技术与服务贯穿到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的全过程,不断增强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力争5年内,我市辖区内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积极参加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和中医药服务示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
(二)积极开展中医药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一是构建覆盖我市城乡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建立中医药特色的预防保健平台。在市中医医院设立中医“治未病”中心,并争创国家级中医“治未病”建设项目,在区市县中医医院设立若干个中医“治未病”分中心,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延伸到基层,在各个区市县搭建“治未病”服务平台,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指导室,为辖区内居民配备“治未病”健康服务指导员,实现“治未病”服务的全覆盖。二是传播中医健康防病知识。在服务对象及广大群众中普及“治未病”的理念,使其了解、掌握中医特色健康保健的实用知识与方法,增强全民健康意识。三是建立中医健康档案。在80%的居民健康档案中加入以中医体质辨识为主、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中医健康管理内容,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和医疗的创新型健康服务。四是扩大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服务范围,积极开展慢性病、精神卫生、妇幼、老年病等中医药综合保健服务。
五、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
(一)实施名院、名科、名医“三名”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示范中医医院和国家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加大对全国、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等的建设力度,“十三五”期间,在原有基础上再争创3至5个全国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和6至8个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形成一批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技术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医专科(专病)群体。制定《大连市中医重点专科评定及管理办法》,开展大连市中医重点专科创建工作。
弘扬国医大师精神,鼓励大连本土的医疗机构邀请国医大师来连会诊、讲学及带徒等,市财政对其给予经费支持。加强国家级、省级、市级名老中医、老中医、名中医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深厚、学术造诣较高、实践经验丰富、临床和科研能力较强,在国内和省内中医界有一定学术地位和影响的知名中医专家。将市中医医院打造成老中医、名中医、名老中医培养基地,在全国名老中医和省名中医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打造“国医大师”.适时开展“大连市名中医”和“大连市中医新秀”评选活动。依托大连市中医医院设立“大连市名医馆”,整合优质中医资源,为全市名中医搭建诊疗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
(二)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制定中医诊疗常规、出入院标准、用药指南、临床诊疗路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病人为中心,完善服务模式,推广中医综合治疗。在中医医院门诊推广设立中医药综合治疗区,在病区设立中医药综合治疗室,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乡镇卫生院设立便民中医馆,改善中医诊疗环境,配置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优势,重点组织开展对肿瘤、肝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疑难病症和老年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创新医学成果。
(三)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工作。认真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在建设全国和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基础上,建设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组织专门人员整理相关医家医案,研究其学术思想、技术方法和诊疗经验。
整理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和经验,形成技术规范。在全市范围内对民间传统秘方和验方进行收集、筛选和论证,对分布在基层、民间的中医药传统知识进行抢救性调查、挖掘和整理,全面掌握我市中医药传统知识资源状况,为规范我市民间中医诊疗技术服务奠定基础。
加快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中医药管理机构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整合中医药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科研基地建设。大连市政府设立大连市中医药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完善中医药科研项目申报、评审、立项、验收制度,促进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每年争取立项25至30项中医药科研课题。
六、全面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一)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专门人才的培养。做好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工作,开展省、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一批高层次中医药专门人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在全市构建一支年龄结构完善、专业配置合理、学术梯队健全的富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二)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计生部门要支持高等院校增设中医药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中医药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等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鼓励和支持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国家免费学历教育以及符合条件的中医执业医师带徒培训。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中医药大学应届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将农村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的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
(三)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在各层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中推行中医经典、临床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等中医药教育必修项目。开展中医药人员毕业后教育,创建1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鼓励西医师学习中医,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人才。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快推进规范的中医医师多点执业。
七、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国际交流,提升中医药事业的影响力
(一)推进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弘扬大医精诚的中医药文化,建立以市级中医医疗机构为依托的区域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弘扬传统职业道德,使之成为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创新中医药文化科普传播模式,建立大连市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队伍, 加强乡村、社区和家庭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工作,使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率达100%.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新闻宣传机制。
(二)搞好中医药的国际传播与交流。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机遇,充分利用我市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地理优势,积极创造对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开展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人才培养,探索发展具有大连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事业,从保健、预防、诊疗、康复等多方面挖掘我市中医药市场资源和潜力,创建一批中医药对外医疗保健服务示范机构,吸引更多的境外消费者,增强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影响力。
八、强化政策扶持,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一)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建立稳定长效的中医药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各级财政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等工作。
(二)加大医保优惠政策力度。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根据基金使用情况,适时提高中医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新农合中医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对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项目目录》《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乙类中医诊疗项目和中(成)药,适当降低个人自付比例。对定点医疗机构取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制剂批准文号的中药制剂,经审核后,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对参加综合改革的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不实行零差率销售。
(三)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各地区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统筹考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需要,扩大中医药健康服务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用地。在城镇化建设中,优先安排土地满足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的发展需求。按相关规定配置中医药健康服务场所和设施。支持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对连续经营1年以上、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可根据规定划拨土地办理用地手续;对不符合划拨用地条件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四)完善财税价格政策。落实好国家和省现行支持中医药相关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发挥价格在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发展中的作用。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公立医疗机构同价。
(五)优化投资融资引导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中医药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创新适合中医药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业务规模。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服务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政府引导、推动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中医药服务业投资基金。
九、切实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与条件
(一)健全工作机制。市政府成立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强化政府在发展中医药事业中的责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将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公共卫生范畴。
(二)强化行业监管。卫生计生部门要参与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履行政策制定、监督管理、行业规范、服务评估等职责。发展改革部门要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中医药服务设施建设。财政部门要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给予财力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中医药服务人员管理和医保政策支持。规划、国土房屋、城乡建设部门要统筹规划中医药服务设施建设和土地供应。税务部门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商务、金融、文化、教育、旅游、广电、物价、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按各自职责分工做好监督管理。
(三)加强督促落实。市政府将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纳入对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的绩效考核。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实际研究落实办法。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部门职责,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市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本实施意见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和工作协调。
大连市人民政府
2015年8月31日

评论

相关法律条文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铜政〔2009〕81号)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
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哈发〔2010〕15号)为进一步加快我市老龄事业发展,切实解决老年人最急迫、最现实的问题,按照《中共黑龙江省委黑
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 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淄政发[2004]15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齐鲁化工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认真贯彻党的中医
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9年9月2日哈发〔2009〕12号)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
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长府发〔2017〕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

律师最新回复

我是律师

 

律所合作请联系客服

服务时间 9:00-18:00

400-600-7222

询律网公众号

询律网公众号

案源信息早知道

询律网APP

询律网APP

快捷回复咨询

友情链接:

备案号:湘ICP备2021010099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湘B2-20210501 投诉举报: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询律网 Copyright © 长沙询律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财富中心F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