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条文 > 行政法类 >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办社〔2017〕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国科办社〔2017〕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按照《“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等的总体部署,为明确“十三五”期间综合防灾减灾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技术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特制定《“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科技部办公厅
2017年5月16日
“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时期。为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国家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国家重大自然灾害防范的科学决策水平和应急能力,推动防灾减灾领域产业化发展与技术扩散,制定《“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十三五”期间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安全可持续发展构成较大威胁。?爰曳涝旨踉挚萍挤⒄埂笆?二五”专项规划实施以来,关键技术研发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成功应用于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的应对。与不断创新发展的国际先进技术相比,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总体上仍是“跟跑”状态,与“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目标与重大战略实施对防灾减灾科技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亟待通过创新发展机制、创新资源配置和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支持,全面推动防灾减灾领域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需求。
(一)国际科技发展形势
近年来国际社会十分重视重大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影响,高度重视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关键作用,防灾减灾科技迅猛发展。针对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灾害损失严重的形势,联合国提出了仙台2015年-2030年减轻灾害风险框架,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强调了减轻灾害风险的内容,美国、日本、欧盟均提出了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规划,加大防灾减灾科技投入,持续加强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强化前沿基础研究成果在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系统构建中的应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和技术系列,逐步形成科技创新驱动防灾减灾的工作机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科技能力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防灾减灾战略做出重大调整。强调全面建设社会的灾害弹性,加强灾害的治理能力建设。由强调减轻灾害损失和灾害应急转向强调灾害风险管理、灾前预防和社会灾害弹性。更加强调综合防灾减灾和全球联合减灾,强调科学技术和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美国、日本等相继实施了防灾减灾领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加大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并采取强有力措施促进防灾减灾技术应用与扩散。
2.通过科技创新,强化自然灾害监测预测预警基础。通过重大科研计划加强基础研究,强化监测预报的理论基础,逐步形成重大自然灾害孕育发生的基础模型系列,从根本上提升预测预报的科学性。关注重大自然灾害链的形成过程,重视灾害发生的机理和规律研究,加强早期识别、预测预报预警等方面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3.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升级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技术体系。基于基础研究成果,综合利用天地空观测技术创新,融合高效数值模拟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持续更新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实现监测手段现代化、预警方法科学化和信息传输实时化,不断提升监测预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完善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制定风险评估技术标准和规范,依托基础研究和监测预测技术创新成果,综合应用计算机、遥感、空间信息等创新技术成果,不断完善重大自然灾害危险性、损失与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完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
(二)我国科技发展现状
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持续的科技投入,我国对自然灾害发生、发展机理和演变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灾害监测预测预警、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应急救灾、恢复重建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遥感、卫星导航与通信广播等技术在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国家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实施以来,国家减灾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加强了重大自然灾害机理研究和灾害链的基础研究,推动了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预警、滑坡预警、强台风路径预测等方面科技水平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预测预报科技水平,但在监测预测预警的物理模型支撑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在地震预测预警及风险防控技术、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工程治理技术、全球/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及客观化预报技术、快速精细化洪水及干旱风险评估和情景分析技术、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研发了一批防灾减灾专用装备,专用软件,制定了一批行业或国家标准、规范和技术指南,提升了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应急救援支撑能力。
3.依托国家科技项目,形成了南北地震带、天山地震带公里网格地震应急专门数据库,建立西部部分省份地质灾害数据库,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气象观测资料集,形成依托水文监测站网和干旱监测技术系统的数据集,初步建立了重大自然灾害综合数据库和综合灾害风险数据库。
4.建设了首都圈等地震预警示范基地,在东川和天水建立了特大地震风险评估示范区,在四川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建立了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为基础、专业监测预警预报为核心的群专结合预警示范区;绘制完成8个试点省(县)的暴雨洪涝、干旱和台风灾害风险区划图;在4个省(自治区)8个重点县开展了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5.防灾减灾各部门积极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了对已经建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的扶持力度。组织实施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防灾减灾领域形成了一支优秀的科技创新队伍。基于各种原因,建设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目标没有实现。
(三)我国科技发展需求
科技创新是支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关键和基础。“十三五”期间需要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科技投入,以防灾减灾业务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防灾减灾创新链、业务链,开展重点研发。
1.自然灾害的前沿基础研究依然滞后,缺乏解释灾害孕育发生机理的理论体系、基本物理模型与模式,具体体现在尚没有形成板块边缘相互作用、大陆变形和断裂带深部力学演化的完整理论体系和物理模型系统,危险性预测与风险评估技术基本依赖经验统计;由于缺乏海陆空多尺度耦合的理论体系,天气预报模式体系方面与国际上有较大差别,长期受制于人,制约了精细化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在重大活动安全保障方面受到严重影响。
2.重大自然灾害危险性和风险信息是灾害预防的核心信息,对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对重大自然灾害危险性预测和风险评估的精准性、灾害情景构建真实性、预警时效性及灾情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全面性、时效性等方面,难以满足“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基本需求,特别是现有技术还远远不能满足大城市城市群、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应对单灾种巨灾和多灾种耦合并发的复杂情况。
3.灾害情景构建是采取有针对性备灾措施的关键依据,由于缺乏理论体系、物理模型指导和高效数值模拟等技术应用,凭借经验统计推测的灾害情景与真实灾害情景差别较大,难以据此开展有针对性的风险排查和备灾工作。在地震预警技术方面,虽然事件检定速度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但灾害过程和结果预测的准确性及灾害警示信息的针对性方面与实际应用还有较大的差距,制约了国家技术系统硬件建设投入效益的发挥和广大公众期望的实现。
4.由于高新技术应用与仪器设备制造等方面严重落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关键仪器与装备创新不足,关键技术、技术系统及技术平台的模型化、标准化、产品化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关键仪器、装备大量进口,关键传感器等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5.科技创新成果与防灾减灾日常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密,最新技术的应用示范和推广工作力度不足,先进科技成果在业务工作中的应用程度不高,对国家重大自然灾害防范决策和行动支撑不够、防灾减灾信息服务能力不足和对防灾减灾多元责任主体技术支持不到位等。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突出全局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指标,聚焦重大自然灾害基础理论问题、重点灾种“防抗救”等关键环节的核心共性技术、巨灾频发与高危险区域、国家发展战略重大需求,聚集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研力量,进行理论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示范创新,推动防灾减灾领域产业化发展与技术扩散,提高重大自然灾害的国家治理能力,抑制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快速升高的局面,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灾害风险治理能力。以科技创新为手段,结合我国防灾减灾的特殊要求,遏制重大自然灾害风险上升的趋势,提升灾害应对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推动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社会化和国家防灾减灾业务工作平台技术升级,推动各级政府重大自然灾害防范与应对能力以及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推动构建灾害弹性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
2.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突出重点、带动全局。促进防灾减灾科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前沿性基础理论研究与基础物理模型构建,集中力量研发一批先进适用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通过示范、推广、应用,为“两个一百年目标”、“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现提供防灾减灾科技保障。以监控防范威胁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源为重点,以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技术创新发展为突破口,全面推动防灾减灾领域科技创新发展。
3.促进科技创新应用,兼顾未来科技需求。在“十二五”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在“十三五”期间夯实未来发展基础,融合大数据、云计算、高效数值模拟及移动IT等高新技术,促进基础研究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成果和技术系统升级,强化科技创新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4.有效集成整合资源,服务多元主体。强化机制创新,结合有关部门科技规划、业务工作规划和基本建设规划,兼顾灾种个性与共性的科学技术问题,引导整合部门、中科院、高校、企业的人力、数据和科研平台等科技资源,提升创新效率和水平,促进先进防灾减灾科技成果服务于防灾减灾多元责任主体,推进国家整体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科技创新为手段,推动建立和完善区域特色的重大自然灾害成灾机理和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基于动力学过程、精细物理模型并融合大数据、移动IT等高新技术的防灾减灾关键技术体系,初步实现主要灾种成灾环境的精细化立体监测探测,提升重大自然灾害物理建模和统计建模能力、预测预警能力和紧急处置能力,完善灾害风险评估、灾害损失综合评估与灾后恢复重建等环节的技术方法体系。推动高水平的国家防灾减灾科研、观测和实验基地建设,培养本领域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实现防灾减灾技术扩散与基层转移与产业化,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加强防灾减灾技术转移与扩散,以先进科技技术及其应用机制创新,保障我国在沿线基础设施与产业投资、市场和人员的安全。
(二)目标分解与指标体系
1.初步形成两大成灾理论体系模型。通过加强地球动力演化、海陆空多尺度耦合等重大自然灾害孕育发生机理研究,深化灾害孕育发生过程与灾害情景的科学认知,建立基本物理模型和模式系列,初步形成基于地球内、外动力系统时空演化的两大成灾理论体系模型并进行耦合分析,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初步形成五大核心防灾减灾技术方法体系。以灾害孕育发生理论体系模型为基础,融合天空地一体化综合观测、大数据与云计算、高效数值模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与移动通讯、智能化传感器、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初步形成以自然灾害事件与过程监测、危险性预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灾害情景构建、灾情快速获取及应急处置以及救援救助、重建与综合防范等五大技术为核心的防灾减灾技术方法体系,提高关键技术的精准性、时效性,主要技术指标有较大的提升,总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进一步推进防灾减灾技术应用示范与推广。配合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的实施,在自然灾害高发区和高风险区、连片贫困地区等开展防灾减灾应用示范、技术推广,构建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库和风险信息服务平台技术系统,推进防灾减灾信息服务和关键技术的标准化、产品化,推进防灾减灾仪器装备的产业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防灾减灾科技合作与技术应用示范,互联互通、合作共赢。
4.推进关键技术应用于防灾减灾主要业务工作平台并实现技术升级。用标准化、产品化和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对国家防灾减灾机制下的主要业务技术平台进行升级,同时着力加强各类基础地理人口经济数据、灾害监测和灾情数据等职能管理出口统筹、关键环节联动,以科技创新驱动国家、部门、地方、社会防灾减灾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防灾减灾工作方针和重大自然灾害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处置机制提供科技支撑。
5.促进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防灾减灾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和领军人才培养,完善国家级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以及针对重大危险源和风险源的重大自然灾害野外观测站网系统建设,新建3-5个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若干部门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重点任务
(一)自然灾害孕育演化与致突机理的理论研究
深入研究重大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和演化机理,包括地球内动力演化形成重大地震和重大地质灾害的机理,陆海空多尺度耦合导致极端气象、水旱灾害以及重大海洋灾害的机理,研究重大灾害链的演化机理,提出完善主要自然灾害及灾害链孕育发生的物理模型和致灾的物理模型,推动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重大自然灾害理论体系。
┌─────────────────────────────────┐
│ 专栏: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的基础研究 │
│ 1.开展大地震发生及致灾机制研究。开展基于板块、块体运动及相互作│
│用的强震孕育动力学模型研究,开展基于断裂深部行为的孕震过程研究,研│
│究地震动传播特性和致灾机理,研究大型新型工程结构整体动力响应及破 │
│坏、成灾机理。 │
│ 2.开展重大地质灾害发生演化及成灾机制研究。深入研究重大地质灾害│
│发生的内部物理力学过程,分析孕灾背景、触发因素、启动过程及成灾转化│
│机制,分析查明暴雨、地震等作用下地质灾害的动力响应变化规律。 │
│ 3.开展极端气象灾害发生演化及成灾机制研究。开展台风精细化监测预│
│报关键技术研究、城市群等关键区域暴雨机制研究,研究城市群极端天气气│
│候的中小尺度系统发生发展动力热力机理、三维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
│研究“城市-区域-全球”多尺度系统相互作用机制。 │
│ 4.开展极端旱涝灾害发生演化及成灾机制研究。研究极端旱涝相关气象│
│突发事件监测预测与成灾机理,研究城市群旱涝主要驱动因素、驱动作用机│
│制、成灾机理过程以及影响表征。 │
│ 5.开展海洋动力灾害发生演化及成灾机制研究。以风暴潮、海啸、海 │
│浪、海冰等灾害为重点,研究海洋灾害发生演变规律,研究海洋灾害主要承│
│灾体的破坏机理。 │
│ 6.开展多灾种耦合及灾害链形成演化机制研究。深入开展跨学科跨灾种│
│灾害链形成的物理条件及演化特征研究,研究多灾种并发条件下城市群及重│
│要经济带巨灾成灾机理,形成重大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过程的数值模拟分│
│析能力。 │
└─────────────────────────────────┘
(二)防灾减灾技术体系研发与创新
开展重大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极端气象灾害、重大水旱灾害、重大海洋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和演化过程的综合监测,以及对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源的精细探测和过程监测,研发重大自然灾害灾变过程与风险预测评估关键技术,形成灾害快速识别、防治与应急处置方法技术体系,逐步实现巨灾风险的动态评估与风险实时监测和风险控制。研发基于场景技术的巨灾情景构建技术,并在重点地区进行应用示范,依托重点地区骨干网络,初步形成重大自然灾害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设备国产化研发,实现产业化能力,提升灾害应急救援和重建的科技水平。
1.自然灾害事件和过程监测技术
开展自然灾害事件物理过程监测技术研究。研发地震、地质、气象等灾害的新型观测与监测技术、数据处理融合技术以及相关设备和网络技术。
┌─────────────────────────────────┐
│ 专栏:自然灾害监测技术 │
│ 1.地震监测关键技术与仪器装备。针对重点区域地震预警应用示范和国│
│家重点战略规划区大地震预测预报的科技需求,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
│工程建设基础上,研究地表、地下、海洋及空间对地地震动态监测和数据融│
│合技术,开展监测预警与自动处置技术,开展全球和中国周边海域地震台网│
│布局研究,建立重大地震灾害综合数据库和预警模型,开发地震监测预警信│
│息服务产品。针对地震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业务系统建设及应急产业发展需│
│求,研发高精度地下介质物理化学成分监测仪器、基于光纤及超导等技术的│
│多参量高精度地球物理观测仪器、高性能便携式地球物理场流动观测仪器 │
│等,建立地震监测仪器中试与野外试验观测基地,推动高精度、高性能和高│
│可靠性的地震监测仪器的国产化、产业化。 │
│ 2.地质灾害监测关键技术与仪器装备。针对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科│
│技需求,研发地质灾害天空地一体化动态调查与识别技术体系,研制基于无│
│人机的地质灾害早期辨识、监测预警和快速建模技术方法;开发高寒浓雾等│
│复杂山区的地质灾害可视化监测技术、环境预警系统与系列设备;研发大型│
│地质灾害高效计算模拟软件和虚拟现实仿真平台,建成基于大数据和云平台│
│的重大地质灾害临灾快速预警系统与地震地质灾害灾情速报平台,提升重大│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
│ 3.气象综合观测与资料分析关键技术。针对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现代化业│
│务建设与资料分析关键技术的科技需求,研究和发展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
│大气三维结构及垂直廓线的综合观测技术、平流层气象探测技术及其他新型│
│气象观测设备与计量技术,开展卫星遥感关键技术及其气象灾害动态监测应│
│用;开展观测资料综合质量控制评估与均一化处理方法研究,发展多源气象│
│资料融合技术;开展东亚区域大气再分析技术与应用,建立东亚区域大气再│
│分析系统及再分析数据集,为气象预报预测及服务产品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
2.灾害危险性预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技术
开展极端灾难性事件的灾害动力分析模型、数值预报与风险预测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和综合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研制国家、省、市县的综合灾害危险性、风险和预警信息服务平台,向政府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及时提供灾害信息服务。在灾害高风险区域开展灾害监测预测和风险评估技术集成示范应用,为重要经济区、城市群和灾害多发区防灾减灾备灾措施制定和巨灾应急预案的完善提供支撑。研制建立多灾种、多时间尺度综合风险评估模型与管理应用平台,加快推进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标准和规范。
┌─────────────────────────────────┐
│ 专栏:自然灾害监测危险性预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技术 │
│ 1.地震危险性分析与风险评估技术。针对国家重点战略规划区重大地震│
│灾害发生前震灾防御及经济社会规划布局确定的科技需求,研究地震数理预│
│测新技术,研究城市群及重大工程地震风险识别与防范、灾害情景构建技 │
│术,大型新型工程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评估及振动控制技术,地震危险性│
│分析与抗震设防要求确定技术及标准,研发规划避灾关键技术及其相应标 │
│准。 │
│ 2.开展地质灾害成灾模式预测技术研究。针对重大地质灾害预测预警与│
│风险评估的科技需求,研究地震地质灾害、工程建设区和典型矿区地质灾 │
│害、高速远程滑坡、暴雨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及灾害效应转│
│化机制;加强对极端灾难性事件的研究,研发地震地质灾害动力分析模型、│
│危险区划和风险预测评估关键技术、重大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防控技术;研│
│发天空地一体化与三维可视化建模相结合的地质灾害快速识辨与动态模拟技│
│术、天空地多源数据协同立体监测与数据共享技术研发;研发重大地质灾害│
│基于成因的风险评估技术,建立地质灾害高发区高精度风险制图体系,编制│
│风险评估技术标准和规范。 │
│ 3.气象预报预测数值模式关键技术。针对气象精细化预报预测的科技需│
│求,研究与发展数值模式资料四维同化关键技术、新型模式动力框架技术、│
│适合东亚区域天气气候特点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研究高分辨率气候预测│
│数值模式技术、面向未来的天气气候一体化数值模式关键技术;改进并优化│
│气象预报预测数值模式系统,研究复杂下垫面对天气、气候预测的影响;围│
│绕台风、暴雨和强对流灾害天气开展短时临近的精细化预报理论和方法研 │
│究。 │
│ 4.气象灾害预警、风险评估防范技术及应用示范。针对台风、暴雨、强│
│对流、高温、南方冰冻、强寒潮等主要气象灾害,开展面向损失评估及风险│
│评估的承灾体数据库和定量化的脆弱性模型研究、早期预警技术研究、气象│
│灾害预评估技术研究、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及损失快速评估技术研究、气象灾│
│害风险防范关键技术与标准体系研发,开展极端气象灾害情景模拟及风险分│
│析技术研究,研究气象灾害大数据分析、应用和发布共享技术,综合集成气│
│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立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和灾害损失概率分布,研发风│
│能、太阳能资源精细数值模拟与评估技术,提出国家极端气象灾害模型及风│
│险评估标准;实现气象公共服务产品快速更新服务,推进气象信息服务共 │
│享。 │
│ 5.重大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技术。针对提升重大水旱灾害精准化防│
│控水平和能力的科技需求,建立重大水旱灾害数据库,研究重大旱灾及其演│
│变过程、大江大河超标洪水、中小河流及山洪灾害和城市洪涝的监测预报预│
│警、承灾体脆弱性、灾害风险评估、预警模型、防控调度和应急决策支持等│
│技术,重大水旱灾害的成灾机制及情景构建技术,支撑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
│统建设及决策。 │
│ 6.重大水旱灾害风险调控与综合应对。研发集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联合调│
│度运用、应急处置措施、影响及损失评估、效益分析等于一体的洪水调度与│
│风险综合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城市内涝和山洪灾害综合防御与治理关键技 │
│术;研发农业旱灾风险动态评估模型;研究建立基于物理过程的旱灾风险评│
│估技术;研究抗旱水量动态评估方法及应急调配技术;研究抗旱措施优化组│
│合技术;研究不同区域旱灾风险调控与综合应对关键技术。选择典型流域、│
│区域、城市开展相关技术应用示范;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主要农区农田涝渍│
│灾害演化规律,研究农田涝渍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价与灾情评估新技术方│
│法,研究主要农区农田涝渍灾害减灾应对技术方法,建设农田涝渍灾害评估│
│与综合防控示范区。 │
│ 7.开展海洋灾害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海洋灾害精细化预报预警│
│的科技需求,研制高分辨率海洋灾害要素数值预报模式,研发新一代海洋灾│
│害多源实时资料分析融合和同化技术,开展台风、风暴潮、海浪、地震海 │
│啸、海冰和生态灾害等海洋灾害预警报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围绕重点保障│
│目标,建立高风险区域精细化海洋灾害数值预报系统并进行示范应用;研发│
│多因素环境条件下的陆海统筹技术和精细化三维生态动力学耦合模式,建立│
│灾害高发区预测预警系统。 │
│ 8.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以风暴潮、海啸、海浪、海 │
│冰、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灾害为重点,研究发展主要致灾因子模拟、分析│
│方法及危险性评估技术,研究海洋灾害社会脆弱性、主要承灾体物理脆弱性│
│和减灾能力评价研究,研发海洋灾害保险产品,构建海洋灾害风险评估技术│
│体系,研发示范区的海洋灾害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进行应用示范。基于灾害│
│链和情景分析,开展沿海重特大城市风暴潮、海啸等海洋巨灾风险和防控技│
│术研究。 │
│ 9.开展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研究适用于全国、区域和局│
│地尺度的多灾种年度、月度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和技术方法,研发适用于社区│
│尺度的灾害风险调查、综合风险评估和风险制图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多灾种│
│综合风险评估技术标准体系,研发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技术平台,开展灾害│
│多发频发区域多灾种综合风险试点。 │
└─────────────────────────────────┘
3.灾害情景构建技术
构建基于风险源预测模型、数字化城市群与建筑环境模型和场景分析技术的城市群巨灾情景分析技术,建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巨灾防灾、减灾、备灾可视化分析系统。研发灾害现场信息多维、多场景展示与风险模拟推演技术,建立多点介入、多情景表达的灾害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大城市和城市群重大风险源快速识别与疏散关键技术,研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现代化IT技术、3G/4G无线通讯技术的巨灾现场救援力量调配管理技术和灾害现场通讯技术,为巨灾应急救援提供关键技术保障。
┌─────────────────────────────────┐
│专栏:重大自然灾害情景模拟技术 │
│ 1.大城市及城市群重大地震灾害情景模拟技术。针对大城市、城市群地│
│区地震灾害防范和应对科技需求,研发大型活动构造带深部精细结构探测和│
│建模技术、大地震震源过程预测技术,研发巨厚沉积层深浅部精细结构及不│
│同尺度盆地结构综合探测和建模技术、巨厚沉积层介质中的宽频带地震动预│
│测技术,研发大型、海量工程结构地震动力反应高效数值模拟技术,建立基│
│于先进理论研究成果与现代IT技术的城市尺度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并开展│
│应用示范。 │
│ 2.流域及城市洪水情景构建技术。研发流域洪水情景构建技术,建立桌│
│面推演系统,选择代表性流域,研究提出超标准洪水下的风险调控与综合应│
│对预案;研究城市雨洪内涝规律、仿真推演及防控技术模式,研究点线面工│
│程措施相结合、统筹内涝调控与雨洪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综合规划方法、效│
│果评价及工程措施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城市雨洪灾害监测预警、承灾体脆弱│
│性及灾害风险评估、综合防控、应急管理和决策支持技术并建立标准体系。│
│ │
└─────────────────────────────────┘
4.灾情快速获取及应急处置技术
研发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海洋等灾害的灾情快速获取网络、技术和方法。利用空天地监测手段,通过卫星、浮空器、有人机、无人机、网络和视频监控等手段,快速获取灾情信息,建立实时传输技术系统,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方式下的辅助分析系统对灾情信息进行快速分析,及时提供辅助分析结果。
┌─────────────────────────────────┐
│ 专栏:自然灾害灾情快速获取及应急处置技术 │
│ 1.重大地震灾害灾情快速获取及应急处置技术。针对国家重点战略规划│
│区7级以上大地震灾害快速应急处置及救援迫切的科技需求,研发大地震危 │
│险区灾害快速评估、灾情快速获取与极重灾区研判技术,研究重大生命线工│
│程地震灾害预警、紧急自动处置及次生灾害研判技术,研发城市及城市群地│
│震重灾区现场搜救技术与装备,研发地震灾后信息汇聚、发布与决策支持技│
│术;研究既有建筑工程抗震能力与灾后安全评估及处置新技术。 │
│ 2.重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应用。针对特大地质灾害高发区应急│
│处置与防治的科技需求,研制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装备和现场快速测试装备,│
│研发地质灾害快速处置技术装备和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新型防治技术和生│
│态防护关键技术,形成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安全检测与防控标准化技术体系;│
│建成岩溶、膨胀土、黄土等特殊地区典型地质灾害综合防范示范推广基地;│
│开展大型露天矿区地质灾害演变机理、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关键技术等研究│
│及集成应用。 │
│ 3.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
│象灾害防控的迫切科技需求,建立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数值模式系统;提升│
│云和降水探测及配套测量装备的测量精度、可靠性指标;研究用于不同作业│
│目的的新型催化剂、检测技术装备和效果检验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电离和激光人工影响天气核心装备和技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在重点气│
│象灾害严重地区开展理论、技术和装备的应用示范。 │
│ 4.重大水旱灾害应急管理研究。针对重大水旱灾害应急处置的科技需 │
│求,研发堤坝管涌、崩岸、漫顶溃决、冰坝及堰塞坝雍水溃决等应急探测、│
│危险性及风险快速评估和抢险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地下水源快速探测及开│
│发技术与装备、移动应急净水技术与装备,研发干旱应急供水、人畜饮水等│
│关键技术及装备,提升防汛抗旱抢险专业化水平和快速处置能力。 │
│ 5.开展海洋灾害应急监测和快速评估关键技术研究。研发风暴潮、海啸│
│灾害漫滩、漫堤监测技术,研究基于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数据的主要海│
│洋灾害承灾体受损信息快速提取技术,开发灾情预评估、应急评估和综合评│
│估模型,研发海洋灾害应急快速评估技术,建立海洋灾情评估集成系统,针│
│对重特大海洋灾害过程,开展示范应用。 │
│ 6.多灾种灾情快速获取与灾害综合评估技术。针对重大自然灾害后多灾│
│种复杂情景灾情快速获取与综合应对的科技需求,研发空间定位的综合灾情│
│精细化实时采集、互联网灾害信息挖掘与专题分析、现场调查核查与多源遥│
│感数据协同、多时空尺度重要承灾体脆弱性与恢复力分析评估、灾害链情景│
│构建与动态模拟等技术,研发多灾种灾害风险评估与全要素制图、灾害实物│
│量遥感监测与评估、灾害损失与社会影响综合评估等关键模型与技术体系,│
│研制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灾情分析评估与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关键技 │
│术,形成灾害信息集成与评估软件及设备,建立基于“社区-城镇-城市群”│
│的灾害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技术体系和业务服务模式。 │
│ 7.重大自然灾害科技应急。针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的科技需求,│
│研判我国及周边地区重大自然灾害中长期发生演化趋势,研究重大自然灾害│
│多部门联动响应和科技应急资源投入机制,开展灾后科技应急和灾害综合影│
│响及其发展趋势评估,开展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测预警与综合防范技术效果│
│评估。 │
└─────────────────────────────────┘
5.自然灾害救援救助、重建与综合防范支撑技术
研制新型突发性灾害现场救援救助技术和便携式、小型化、低功耗设备,保障现场恶劣条件下稳定工作。综合多元数据获取技术,建立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体系,开发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系统。建立国家和行业结合的专用灾害救援救助和重建支撑技术系统,开展灾区重建的防灾抗灾新技术研发,提高灾区重建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设施抗御灾害的能力,开展高风险区综合防范技术研究与示范。
┌─────────────────────────────────┐
│ 专栏:自然灾害救援救助、重建与综合防范支撑技术 │
│ 1.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与恢复重建技术。针对重大自然灾害全过程救助和│
│灾区恢复重建的科技需求,应用多源时空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研发多层级多│
│主体备灾、现场救助救援保障、救灾物资优化调配、社会力量参与等关键技│
│术,研发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和恢复重建规划、监测、评价等技术,研│
│究恢复重建中地理信息更新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规划等技术,研 │
│发技术系统和设备装备,支撑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与恢复重建决策。 │
│ 2.灾害综合防范服务产品开发与应用示范。针对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
│决策与社会化应对的科技需求,建立分布式灾害信息资源共享库、重大自然│
│灾害综合风险数据库,研发防灾减灾救灾决策支持和公共服务技术与产品,│
│研究多灾种风险与保险转移模型,研制面向自然灾害救助、社会救助与福利│
│慈善等基本民生保障的“数字减灾”和“互联网+”为民服务大数据信息平│
│台,提供针对性强、便捷高效、公平普惠的灾害信息产品和服务。围绕国家│
│重大战略和社区减灾、城市减灾、区域减灾能力建设,开展重大自然灾害综│
│合防范技术体系研究和应用示范。 │
│ 3.区域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协同防范综合应用。针对国家重点战略│
│规划区和自然灾害高发区灾害防抗救综合需求,建立中国及邻区重大自然灾│
│害综合数据库,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 │
│ 珠三角、东北等地区开展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综合监测预警技术、综合防│
│控等技术应用研究,形成涵盖地震、气象、地质、水旱等灾害的区域重大自│
│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案及防灾建议,形成重点区域自然灾害综合防控技术体 │
│系,开展区域内多灾种全链条技术协同示范,开展区域自然灾害服务业,研│
│究发展试点保险。 │
│ │
└─────────────────────────────────┘
(三)防灾减突服务平台建设与信息共享
立足国家重大自然灾害分级处置机制,推进国家级防灾减灾综合技术平台建设及技术升级,推动国家级综合防灾减灾数据库和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与升级,完善灾害信息动态更新机制,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标准,依托信息领域的创新发展成果,提高防灾减灾信息集成、智能处理和服务水平,为国家重大自然灾害提供科技支撑。
基于重大自然灾害主要灾种防范与应对的科技进步,推动相关部门自然灾害单一灾种及衍生灾害的监测预测预警、灾情快速获取、应急救助救援及综合应对数据库和技术平台建设与升级,促进重大自然灾害高效精准应急处置、备灾和应对技术升级,提井社会服务能力。
推进各级地方政府重大自然灾害防范备灾与综合应对技术平台建设与技术升级。以科技创新推动区域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建立和完善不同区域灾害数据库及灾害防范、备灾、预测预警与综合应对技术平台。建立面向多元主体的灾害风险评估与实时监测、预警与灾情快速评估、防灾、备灾、应急决策支持、应急演练等服务系统,开发适用于专业队伍训练和公众演练的技术平台和工具包,推动防灾减灾技术向基层、社区和广大公众转移。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部门间、部门与地方间的基础信息共享与服务。推动部门间的基础地理人口经济等数据与灾害风险及灾情数据的实时动态升级与融合共享,破解制约技术数据服务于应急救灾工作的障碍,实现基础数据与灾害数据的职责部门出口统筹、关键环节联动,提升各级防灾减灾工作平台效率。
(四)技术示范、应用推广与产业化
结合主体功能区布局、新型城镇化规划、“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和国家脱贫计划的实施,加快推动相关地区自然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动重大自然灾害高发区灾害调查与早期识别、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应急救援与灾后恢复重建等的技术集成示范与成果推广应用,加大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区和成片贫困区等区域防灾减灾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建立专业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相结合的防灾减灾模式,形成面向公众的综合防灾减灾技术示范基地,全面落实“十三五”期间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升“防抗救”能力。
健全完善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灾害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与规范,建立完善的灾害应急救援机制与体系,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防灾减灾能力有较大推动作用的监测装备、通讯装备、救援装备、防控装备、抗灾装备、救援装备的技术革新,推进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标准化、产品化和产业化,提高关键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水平,逐步形成自然灾害信息服务、技术和装备供给市场。
(五)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防灾减灾技术合作
加强科技防灾减灾工作,确保“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相关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是顺利推进战略实施的关键,也是沿线国家保障民生的重大需求。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然灾害特点,利用我国防灾减灾理论体系、关键技术体系和仪器装备体系的新成果,促进跨地域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监测探测和相关基础研究。开展技术系统和仪器装备的本土化改进移植、示范应用与技术推广,建设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测预警与风险评估、灾害应急救援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技术系统,建立若干监测技术及其数据分析建模人才培训基地,提升沿线国家的防灾减灾科学水平和技术能力,为我国在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及产业投资、主要商品市场和人员提供科学可靠的自然灾害安全保障,为当地城市与基础设施安全提供保障,服务?爰摇耙淮?一路”战略和国家外交。
立足国内防灾减灾工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统一规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提高监测能力,建立区域性自然灾害基础数据共享机制,完善和拓展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的观测能力和物理建模能力。发起区域性防灾减灾重大国际科技计划,开展国内外自然灾害对比研究,探索“一带一路”区域重大自然灾害孕育发生机理,完善区域性成灾理论体系模型,促进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
(六)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
推进重大自然灾害观测监测基地建设。在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内外动力源区、灾害高风险区、重要经济区及城市群等区域,针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风险源,升级监测探测台站、外场试验基地等站网系统,实现对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演化、致灾过程、灾情演化进行高精度连续实时监测,开展野外外场实验研究,为自然灾害机理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提供关键基础数据和资料。
推进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聚焦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前沿基础创新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提高对自然灾害单一灾种演化和重大灾害链形成机理的认识,建立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理论和方法,为减轻自然灾害损失提供合理和有效措施,为降低自然灾害巨灾风险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推进防灾减灾救灾相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在自然灾害领域现有的基础理论创新和技术研发成果基础上,充分利用其他行业成果,研发高性能高精度的防灾减灾救灾专用仪器装备和技术系统,提高关键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水平,降低对国外产品的依赖性,减轻?胪饧际醣诶菁罢?治因素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不利影响,提高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整体实力。
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相关领域已有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学科等,培育早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开展前沿性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创新研发和集成研发,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整体科技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
加强部门协调与统筹,科技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推进“十三五”防灾减灾救灾科技规划的落实与实施。
依托专业机构对专项规划实施进行全过程监测评估和考核,对科技项目的指南发布、项目申报、立项和预算安排、监督检查、结题验收等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绩效评估和监督检查结果及相关部门建议,提出科技项目的动态调整建议。
(二)创新资源配置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的财政投入,推动构建更加高效的防灾减灾科研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
统筹?爰蚁喙夭棵拧⒎涝旨踉忠滴癫棵拧⒖蒲性核?和高校系统的科技资源,形成防灾减灾科技领域分工协作的资源配置新机制。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为主导,统筹协调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五大板块资源,将规划中的重点任务分解到五大板块中。统筹协调国家、地方、企业资源,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开拓多种投融资渠道,推动防灾减灾发展目标的实现。
建立开放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在规划落实过程中,建立开放合作的共享机制,即科技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基础数据共享、研究平台共享联动、实验室开放共享、人力资源共享的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三)创新发展机制
针对防灾减灾领域灾种多、分管部门多和研究分散等现状,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创新研究合力。以国务院防灾减灾工作机制为基础,建立专项规划落实与国家重大建设项目、部门基础性工作的紧密衔接,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
建立防灾减灾技术成果转化及市场化的政策引导机制。形成高效有序的成果转化、产品化和市场化运行渠道,推进防灾减灾产业发展,保障防灾减灾科技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完善科技应急应对机制。有效发挥科技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应对中的作用,成立防灾减灾科技应急应对专家组,完善和建立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和辅助决策系统,及时提出对策建议。
完善防灾减灾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机制。推进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制定防灾减灾科技领域人才培养政策措施。制定面向国家重点实验室、野外观测台站、工程技术中心等基地建设的配套政策,促进其在优良竞争环境中健康发展。
(四)创新技术发展国际化路径
强化防灾减灾科技国际合作和人才国际化培养。通过防灾减灾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发达国家防灾减灾科技经验,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推动防灾减灾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
面向国际组织,促进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大学等积极组织策划和参与重大国际科技计划。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推进区域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基础探测和实用技术向周边国家推广。鼓励国家层面、部门层面、地方层面及研究机构与周边国家签订防灾减灾科技合作协议,营造国际合作生态环境。

评论

相关法律条文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高〔2017〕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高〔2017〕9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进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社〔2017〕1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
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等关于印发《“十三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资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中科院、中国气象局、国家粮食局、国家海洋局、供销合作总社关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海预字〔2016〕632号)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国家海洋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现

律师最新回复

我是律师

 

律所合作请联系客服

服务时间 9:00-18:00

400-600-7222

询律网公众号

询律网公众号

案源信息早知道

询律网APP

询律网APP

快捷回复咨询

友情链接:

备案号:湘ICP备2021010099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湘B2-20210501 投诉举报: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询律网 Copyright © 长沙询律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财富中心F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