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条文 > 社会法类 >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发布第九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规则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发布第九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规则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发布第九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规则的通知(应指矿山〔201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产煤省煤炭行业管理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发布第九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规则的通知
(应指矿山〔201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产煤省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神华集团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第九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规则》已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网址:www.chinasafety.gov.cn)正式发布,请各有关单位查阅下载,并组织参赛队伍做好赛前演练工作。
联系人:汪东平,电话:010-64463745。
附件:第九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规则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二??一二年五月十一日
第九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规则
(第九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组委会 二??一二年五月)
第一部分 模拟救灾规则
一、救援准备
(一)参赛队由7人组成。参赛人员应在靠近肩膀的衣袖上佩戴号码牌,队长是1号,队员是2-5号,副队长是6号,指挥员是7号。
(二)竞赛时,参赛人员必须配备组委会核准的4h正压氧气呼吸器,统一着有反光标志与矿山救援标识图案的战斗服、矿用胶靴,佩戴红色安全帽、矿灯、自救器。伤员可以佩用核准的正、负压2小时或4小时全面罩氧气呼吸器。
(三)参赛队应携带多功能气体检测仪、红外线测温仪、测距仪,热成像仪、爆炸三角仪,且符合使用标准。
(四)参赛队进入基地报到前,应确保仪器组装正确,并随时可用。
(五)参赛队必须使用灾区有线通讯系统,其电缆应具有足够的拉伸强度。当通讯系统失效时,应立即修复或更换新的通讯装备。
(六)参赛队按抽签顺序提前做好准备,在指定地点待命,准时参加检录和竞赛。
(七)竞赛巷道、高泡灭火系统(电源、水源、药剂)、风障、支护材料、局部通风机、灭火器等由组委会统一准备。
二、救援基地
(一)参赛队按时到指定地点检录后,到救援指挥部(三维模拟现实现场)接受事故矿井信息、灾区信息,领取救援任务。
(二)参赛队到达井下救援基地后,队长应向裁判员报告;裁判员向参赛队提交灾区空白矿图。
(三)灾区是一个完整的采区,内有长壁后退式回采工作面和在掘巷道。
(四)指挥员应配备氧气呼吸器在规定地点(井下救灾基地)工作,用电话与进入灾区的小队联络,指挥小队工作并将获得的信息填写在空白矿图上。竞赛结束,上交矿图。
(五)裁判员依据标准矿图,对参赛队填写的矿图进行对照审核。
三、模拟救灾规定及评分办法
(一)时间规定
1.竞赛时间:60分钟。
2.参赛队得到灾区空白矿图后立即计时。竞赛结束,队长停止计时器。
3.参赛队接到竞赛矿图和工作指令后,没有及时启动或停止计时器,竞赛时间由裁判员计时确定。
4.竞赛过程中,发生非参赛队责任问题时,应停止计时;处理完毕后,继续计时。
5.超时终止竞赛,未完成项目按下列扣分。
(1)参赛队未按任务书完成竞赛总任务,扣30分。
(2)应检测气体时未检测,每处扣2分。
(3)应敲帮问顶的地点未检查顶板,每处扣5分 。
(4)应支护的巷道未支护,每处扣5分 。
(5)应熄灭的火源未熄灭,每处扣5分 。
(6)应恢复通风的巷道,未恢复通风,每处扣5分 。
(7)应恢复的水淹巷道,未排水恢复,每处扣5分 。
(8)应寻找的遇险人员未找到,每人扣30分 。
(二)矿图
1.参赛队未将侦察情况标注在矿图上。每漏1处,扣2分。
在矿图上标注内容包括:硐室、通风设施与风流方向、安全监控传感器、设备、水淹区、垮落区、火点、遇险人员、遇难人员以及火点至井下基地的距离(误差不能超过1m)等。
2.标注了不存在的设备、设施,每发现1处,扣2分。
3.参赛队矿图标注错误。每发现1处,扣1分。
(1)地点错误。如:风机在巷道右边,标在了巷道左边。
(2)距离错误。标准矿图中物体标记与实际物体边缘误差不准超过2m。
(3)实情错误。如:将遇险人员,标注成了遇难人员。
4.按图例标注,对图例以外的物体或设施,应作记号“X”,并用引线标注说明。
未按图例标注,每处扣1分。
(1)在不影响记载信息的情况下,可将矿内发现的其它信息标注在矿图上。
(2)基地内的物体不作标注。
(三)氧气呼吸器
1.计时前,参赛队员应确保呼吸器完好,裁判对参赛队员进行呼吸器检查
(1)参赛队员对氧气呼吸器维护保养不到位,发现零部件缺损、安装不到位时,每台呼吸器扣15分。
(2)裁判员检查内容
部件是否安装到位、接头是否松动、背带腰带及卡扣是否断裂、氧气压力是否低于18Mpa,气压报警是否有效。
2.计时前,参赛队员
佩带氧气呼吸器的方法不正确,每发现1处,扣2分。
将氧气呼吸器下壳体向上平放,使呼吸软管展开并靠近身体正前方,双手插入肩带与下外壳之间将氧气呼吸器举过头部,使氧气呼吸器沿背部方向缓慢向下滑落,直至完全落在肩部和背部,同时调整调节带,扣好腰带和胸带并调整到舒适位置。
面罩的佩戴方法是先将面罩喷涂防雾剂(有保明片的应报告裁判员),将面罩与呼吸软管三通连接好。
3.计时后,参赛队员佩用氧气呼吸器战前检查
(1)战前检查的顺序不正确,每发现1处,扣2分。
战前检查的顺序:面罩、打开氧气瓶、面罩与呼吸阀、手动补气阀、排气阀、自动补气阀、压力表、报告仪器状态。
(2)面罩的佩戴方法不正确,每发现1处,扣2分。
松开面罩头带,一手抓住头带,一手托住面罩从下至上将面部放入面罩中,将头带套在头部后方,调整头带的同时慢慢打开气瓶检查面罩与脸部的气密性,继续调整头带直至面罩与脸部贴合气密。
(3)呼吸阀不灵活、不气密,扣2分。
(4)手动补气阀不灵活、不补气,扣2分。
(5)排气阀不灵活、不排气或过迟过早,扣2分。
(6)自动补气阀不灵活、不补气或过迟过早,扣2分。
(7)氧气压力表无显示或压力低于18Mpa,扣2分。
(8)未向队长报告仪器状态、附件和氧气压力,扣2分。
4.计时后,参赛队没有按规定相互检查小队人员佩用氧气呼吸器,每发现1处,扣2分。
检查内容:目检压力表、面罩、头带、呼吸管、触摸呼吸器的盖子是否扣牢、安全帽及矿灯是否影响佩用。检查后,压力表应归回原位。
要求:队长检查队员、队员检查队长的呼吸器。
5.佩用氧气呼吸器工作时的检查
(1)参赛队进入灾区后,队员吸入非呼吸性空气,每发现1人/次,扣5分。
(2)参赛队进入灾区后,队员吸入外界空气。每发现1人次(不包括伤员),扣2分。
(3)参赛队自佩用氧气呼吸器开始,每间隔20分钟必须在停留状态检查氧气压力、呼吸器性能和指战员身体状况。否则,扣2分。
(4)参赛队没有按正确的步骤处理氧气呼吸器故障,每发现1次,扣2分。
处理步骤:其他队员协助更换备用呼吸器或自救器,全队立即返回基地,将其取下,放在地上,按型号和规定程序修复。
当呼吸器故障与救助遇险人员在同一时间发生时,3名队员处理呼吸器故障,3名队员处理伤员,处理后立即返回基地。
6.工作结束后,到达基地时氧气压力低于5 Mpa。每发现1台不合格,扣2分。
(四)辅助设备、工具、测量仪器
1.参赛队必须携带以下设备,每少一件或少检查一项,扣2分。
(1)担架:必须是矿用救护担架。计时后,一名队员佩戴氧气呼吸器俯卧在担架上,两名队员抬起两端检查牢固性。
(2)通讯系统:参赛队进入灾区前,测试指挥员与记录员之间的通讯装备。
(3)测量仪器:多功能气体检测仪、红外线测温仪、测距仪、热成像仪、爆炸三角仪或便携式气相色谱仪、PH值试纸、电子风表和粉尘测定仪,并在计时前向裁判展示,由裁判员确认。
(4)备用氧气呼吸器:氧气压力不低于18Mpa,符合使用标准。
(5)工具:铜顶斧2把、铜起钉器1把、铜刀锯2把、铜锤1把、保温毯1条、破拆装备1套。
(6)急救箱:止血带、三角巾、绷带、短夹板、酒精、碘酒、胶布、药棉、镊子、剪刀、消炎药、止痛药、止泻药、中暑药等物品。
2.参赛队没有携带设备、工具、检测仪器进入灾区工作地点,每少一件扣4分。
3.参赛队将携带设备、工具、检测仪器遗留在灾区,每件扣4分。
(五)通讯与信号
1.参赛队没有正确运用救灾通讯系统,每发现1次,扣1分。
参赛队使用的音响信号
名 称
信 号
含 义
解 释
救护队
1声

表示停止前进或停止工作
2声
撤退
离开危险区
3声
前进
前进或工作
4声
返回
救护队返回基地
连续不断的声音
求助
请求援助或集合
2.参赛队前进、工作、返回基地、安装设备、处理火灾、送电、排水、支护巷道、改变通风时,必须取得指挥员的同意。否则,每发现1次,扣2分。
3.队长发出信号,副队长回复信号后方可行动,否则每发现1人/次,扣2分。
(六)顶板、气体、粉尘、风量、水质、高温、距离检测
1.顶板检测
(1)队长没有用敲帮问顶的方法检查顶板,每发现1次,扣2分。敲帮问顶地点:掘进工作面、垮落段、支架损坏地点。每个地点只需检查一次。
(2)敲帮问顶方法错误,每少1次,扣2分。
敲帮问顶的方法:用木棒对巷道顶板和两帮各敲2次。
2.气体检测
(1)参赛队未在下列地点检查气体浓度,每少1处,扣2分。
检查气体地点:巷道叉口,工作面、回风巷、冒落区、已有风障、风门、火区、密闭、局部通风机、救护队停留处、遇险遇难人员地点等。每个地点只需检查一次。
(2)改变通风、排水和灭火前后未检测气体,每次扣4分。
(3)参赛队对气体检测位置和种类应按下列方法操作,否则每少1次,扣2分。
气体检测种类及位置
A.气体检测种类:甲烷、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B.检测气体位置:
检测甲烷:检测仪高于头部;
检测一氧化碳:检测仪与胸平齐;
检测氧气:检测仪位于腰部或腰部稍下;
检测二氧化碳:检测仪低于人体膝盖。
检测硫化氢:检测仪位于腰部或腰部稍下(水灾、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检测)。
C.每次气体检查结果,都必须口述确认。
3.粉尘、风量、水质、温度、距离检测
(1)侦察火灾蔓延区、爆炸区域时,要检测粉尘浓度,每个区域只检查1次,每少检查1次,扣2分。
检测方法:使用便携直读式粉尘检测仪检测。
(2)改变通风前、后在规定的地点测风各1次,否则每少1次扣2分。
检测方法:使用便携直读式风速风量计检测。
(3)处理水灾事故时,要测试水的酸度,否则每次扣2分。
检测方法:使用PH试纸检测。
(4)处理火灾时,要在15米范围内测试温度,火点位置、火点距小队的距离,否则每次扣2分。
检测方法: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温度;使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寻找高温点;使用红外线测距仪测量距离。
(七)标注信息
1.参赛队长收到赛题和矿图后,在进入灾区前,没有在牌板上清楚填写队名、日期信息。每发现1项,扣2分。
日期:年、月、日。
2.参赛队长应在巷道交叉口、工作面、风门、密闭发现遇难者或遇险者处、垮落、支护损坏等地点标记队名、日期。没有标注,每发现1次扣2分。
标注方法:参赛队自制小标牌投放。
3.送电、改变通风、从灾区撤退的时间必须标记在现场(投放自制标牌,例如:宁煤/12/8/27/13/10)和图纸上(例如:13点10分或13.10′)。
(八)系统侦察
1.进入灾区的队员不准单独行动或间隔距离不准超过音响信号范围。每发现1人次,扣2分。
2.参赛队侦察前进时,队长在队伍前面,副队长在队伍后面;撤退和返回时相反,否则每次扣4分。
(九)安全防护
1.参赛人员违背以下规定,对自身构成危害时,每发现1次,扣5分。
(1)侦察小队人员数量少于6人。
(2)参赛队应在距基地15m范围内做第一次停留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清点人数、检查呼吸器。
因呼吸器故障再次进入灾区时,同样要进行此项检查。
(3)遇到垮落、支架损坏的巷道时,必须先清理障碍物,支护巷道后方可通过(组委会提供井下快速成套支护装备)
(4)巷道空气温度超过30℃时,必须使用红外线热成像仪探测高温点或火源。
(5)巷道空气温度超过40℃时,不得进入侦察。救人必须通过该区域时,应采取降温措施和按煤矿救护规程规定限制工作时间。
(6)当瓦斯浓度超过2%时,必须使用爆炸三角仪或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判断爆炸危险度。
(7)对带电的线路和设备,必须检测是否漏电、防爆。
(8)用水灭火时,温度超过40℃时,灭火队员应着隔热服,水流不得首先扑射火源中心。
(9)参赛队应采用红外线测距仪,对前进巷道进行距离测定。
(10)破坏了隔离设备设施或违规使用其他带电设备。
(11)在前进或撤退时,队员出现奔跑现象。
(12)进入不通风的封闭或堵塞巷道前,在一侧情况不明时,没有建立锁风设施。
(13)当从风障、隔墙或锁风设施中撤出,若改变通风现状,需要重新锁风。
(14)在烟雾巷道停留或工作时,队员应与救生索连接。
2.改变通风,致使爆炸性气体向火区、带电设备等地点移动,每次扣30分。
3.改变通风,致使爆炸性气体通过未探查区域。每次扣30分。
爆炸性气体:瓦斯浓度在5%~16%,氧气浓度大于或等于12%。
4.当瓦斯浓度在5%~16%,氧气浓度大于或等于12%,使用或搬运了带电设备、金属工具、金属撞击了矿车、轨道等金属物体、扭动矿灯等。
(十) 抢救遇险人员
1.发现遇险人员时,队长首先对遇险人员进行生命特征评估,再给伤员评估伤情,然后进行现场急救,否则,扣10分。
备注:提示了伤员伤情的,根据受伤情况直接处理,标明了是遇难人员的不需做生命特征评估
2.保护伤员的方法不正确。每发现1处,扣2分。
正确保护:将伤员放到担架上用2条绷带或带子,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一条绑住身体躯干,一条绑住双腿,带子应与伤员的身体相垂直。再给伤员颈部以下盖上毯子。
3.对不能行走的伤员要抬运出灾区,否则,每名伤员扣4分。
4.遇到烟雾时,没有给伤员佩戴防烟眼镜(佩用了全面罩防护仪器除外)。每发现1次,扣5分。
5.在非呼吸性气体区域内,没有给被困人员佩用全面罩呼吸器(清醒人员可佩用自救器),否则,每名被困人员扣10分。
非呼吸性气体:具备有烟、CO浓度大于24PPM、甲烷浓度大于1.5%、氧气浓度小于19.5%的情况之一,即为非呼吸性气体。
6.没有按仪器说明书,给遇险者佩用氧气呼吸器或自救器,每发现1次,扣2分。
7.没有安慰伤员或离开伤员超过3m,发现1次,扣6分。
8.未将伤员迅速安全的转移到基地,每发现1次,扣10分。
(1)发现或听到伤员求救时,立即安慰伤员,具备通风、排水、支护等救人条件时,必须立即抢救遇险人员,并快速送到基地。
(2)如果缺乏救助遇险人员条件时,可暂时做其它工作,但在后续的侦察中具备了救人条件,必须停止工作先救人。
9.在抢救隔墙、救生仓、避难硐室内的遇险人员时,没有排除外面非呼吸性气体,每发现1次,扣10分。
10.没有正确选择使用破拆装备救助遇险遇难人员,每发现1次,扣10分。
(十一)技术操作
1.火灾事故处理
(1)符合直接灭火条件时,参赛队未充分利用现场条件选取最佳灭火方法和器材迅速灭火,扣15分。
A. 发现巷道明火时,且范围在0.1m3以下时,首先采用不燃性材料掩盖、灭火器和水灭火。燃烧距离超过5米,温度在40℃以上时,首先施设水幕,阻止蔓延,再采用高泡、惰气灭火。
B. 发现电气设备火灾时,首先切断电源,再根据火势范围确定灭火方法和器材。电源无法切断时,只能使用绝缘材料灭火。
C. 发现瓦斯燃烧时,应直接采用惰气或液氮、液态CO2灭火,条件不具备或灭火无效时,采用综合灭火。
D. 因材料与火势发展限制,不能扑灭火源时,立即改用临时封闭的办法予以封闭。
(2)隔绝灭火时,参赛队在直接灭火无效时,应充分利用现场条件,选取最佳封闭方法,否则扣15分。
A.隔绝灭火的方法有:设置风障、木板密闭、黄泥木段密闭、红砖密闭、料石密闭等。
B.无爆炸危险时,首先应采用风障密闭,快速控制火势蔓延,然后采用具有抗爆和气密强度的木板密闭、黄泥木段密闭、红砖密闭、料石密闭。
C.有爆炸危险性时,应延长爆炸性气体积聚速度,实施远距离封闭。特殊情况下可建筑防爆墙,在防爆墙的掩护下实施临时密闭或永久密闭。
(3)建筑风障或密闭,墙体不牢靠扣10分。
(4)建筑风障或密闭,有孔洞或裂隙,每处扣5分。
(5)参赛队应准确判断现场状况和变化情况,随机采用灭火方法,当裁判宣布火源熄灭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否则,扣20分。
2.瓦斯事故处理
(1)进入灾区前,未切断灾区和瓦斯流经巷道电源或切断电源致使矿井淹没,扣10分。
(2)处理瓦斯突出事故,在无爆炸危险时,应先通风后救人,违反扣10分。
(3)瓦斯煤尘爆炸产生火灾时,未排除爆炸危险的情况下,开展了救人与灭火工作,扣30分。
3.冒顶事故处理
(1)未用呼喊、敲击的方法判断遇险人员位置,每次扣2分。
(2)金属材料、大块矸石、木支护等堵塞巷道时,未合理采用破拆工具疏通巷道,每处扣4分。
(3)架设支架:根据提供架设。
A.参赛队发现支护材料,未在垮落、支架损坏处支护,扣4分。
B.支架不牢固,每架扣10分。
C.支架顶梁与顶板接触不严时,应使用材料刹顶,否则每处扣2分。
4.水灾事故处理
(1)未准确判断水情,需要排水时未排水,扣10分。
(2)未根据水质情况正确选择排水设备,扣4分。
水质中PH值<7时,应选择防腐耐酸泵及管道。
水质中含有矸石、木屑、木棍、纤维袋等杂质时,选择渣浆泵。
水质中含有煤、泥等浆体物质时,选择泥浆泵。
(3)未根据补给水量和扬程,选择排水设备,扣4分。
(4)未根据矿井电压与负荷情况,选择排水设备,扣4分。
(5)当排水量<涌水量,威胁遇险人员和矿井安全时,未撤出下部水平巷道人员,向下部巷道放水,扣5分。
5.局部通风
(1)风筒未双反边,每个接口,扣2分。
(2)风筒漏风,每个接口,扣4分。
(3)局部通风机应启动未启动,扣4分。
(4)风筒供风时出风口摆动,扣1分。
(5)采用了“一风吹”, 扣6分。
6.测风
(1)要求使用电子风速表测风时,未按说明书使用电子风速表,扣2分。
(2)测量风速地点不正确,扣2分。
(3)风量计算错误,扣5分。
(4)调整风量方法不正确,扣5分。
(十二)竞赛纪律
1.参赛队必须在指定地点待命,并按抽签顺序准时参加检录,否则,每队次,扣10分,严重的取消参赛队资格。
2.参赛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佩带标志,否则,每人次扣2分。
3.参赛人员观摩,必须佩带参赛证,遵守大会纪律,否则,裁判提出警告,情况严重的,每人次扣10分。
4.参赛队必须服从裁判员裁判,对竞赛成绩有异议的,在竞赛结束1小时内向组委会提出书面申诉,服从裁判委员会仲裁。否则,每队/次,扣10分。
5.裁判员必须熟悉本竞赛规则,秉公裁判,执行回避制度。营私舞弊的取消裁判资格,通报批评。
(十三)模拟救灾巷道设置
1.巷道采用矩形和梯形巷道组合,矩形巷道宽3米,高度为1米的虚拟巷道;梯形巷道尺寸:宽3米,高2米。
2.巷道是水平的,标高是虚拟标高。
3.场地及设施布置如上图(竞赛时可能根据赛题设置需要稍有变化,竞赛前可参观场地)
图(略)
(十四)图例(略)
模拟救灾扣分表1
队 名

参赛日期
年 月 日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完成时间

序号
扣分原因及规定
扣分标准
扣分
(一)
超时终止竞赛
1
未按任务通知书,完成任务,终止竞赛。
扣50分
50× =
2
应检测气体的地点未检测
每处/一种气体,扣2分
2× =
3
敲帮问顶的地点未检查顶板
每处扣5分
5× =
4
应支护的巷道未支护
每处扣5分
5× =
5
应熄灭的火源未熄灭
每处扣5分
5× =
6
应恢复通风的巷道未恢复通风
每处扣5分
5× =
7
应恢复的水淹巷道未排水恢复
每处扣5分
5× =
8
应寻找的遇险人员未找到
每人扣30分
30× =
(二)
矿图
1
未将侦察情况标注在矿图上
每处扣2分
2× =
2
标注了不存在的设备或设施
每处扣1分
1× =
3
矿图标注错误
每处扣1分
1× =
4
未按图例标注
每处扣1分。
1× =
5
送电、改变通风、撤退的时间未标记在矿图上。
每处扣2分。
2× =
合 计

裁判员签名: 参赛队长签名:
模拟救灾扣分表2
队 名

参赛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扣分原因及规定
扣分标准
扣分
(三)
氧气呼吸器

1
维护保养不到位、零部件缺损、安装不到位
每台呼吸器扣15分
15× =
2
佩带方法不正确
每台呼吸器扣2分
2× =
3
战前检查顺序不正确
每台呼吸器扣2分
2× =
4
呼吸阀不灵活、不气密
每台呼吸器扣2分
2× =
5
手动补气阀不灵活、不补气
每台呼吸器扣2分
2× =
6
排气阀不排气或过迟过早
每台呼吸器扣2分
2× =
7
自动补气阀不补气或过迟过早
每台呼吸器扣2分
2× =
8
压力表无显示或压力??18Mpa
每台呼吸器扣2分
2× =
9
未向队长报告仪器状态
每台呼吸器扣2分
2× =
10
未按规定相互检查呼吸器
每台呼吸器扣2分
2× =
11
间隔20分钟未检查呼吸器
每台呼吸器扣2分
2× =
12
在灾区,吸入非呼吸性空气
每台呼吸器扣2分
5× =
13
在灾区,吸入外界空气
每台呼吸器扣2分
2× =
14
按正确步骤处理呼吸器故障
每台呼吸器扣2分
2× =
15
返回基地时氧气压力低于5 Mpa
每台呼吸器扣2分
2× =
合计扣分

裁判员签名: 参赛队长签名:
模拟救灾扣分表3
队名

参赛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扣分原因及规定
扣分标准
扣分
(四)
辅助设备、工具、测量仪器
1
携带设备到基地
每少一件扣2分
2× =
2
检查设备
每少检查一项扣2分
2× =
3
携带设备到灾区
每少一件扣4分
4× =
4
携带设备返回基地
每遗漏一件扣4分
4× =
(五)
通讯与信号
1
没有正确运用救灾通讯系统
每发现1次,扣1分
1× =
2
相关工作未得到指挥员许可
每发现1次,扣2分
2× =
3
未使用音响信号工作或行进
每发现1人/次,扣2分
2× =
(六)
顶板、气体、粉尘、风量、水质、高温、距离检测

1
顶板检测
(1)
队长没有用敲帮问顶的方法检查顶板,
每少1次,扣2分。
2× =
(2)
敲帮问顶方法错误
每少1次,扣2分。
2× =
2
气体检测
2× =
(1)
未在规定地点检查气体浓度,
每少1处,扣2分。
2× =
(2)
改变通风、排水和灭火前后未检查气体浓度。
每少1次扣4分。
4× =
(3)
气体检测位置不正确
每少1次,扣2分。
2× =
(4)
气体检测种类不全
每少1种,扣2分。
2× =
3
粉尘、风量、水质、温度、距离
(1)
火灾蔓延区、爆炸区域未检测粉尘浓度
每少1次,扣2分。
2× =
(2)
改变通风前、后,未测量风量
每少1次,扣2分。
2× =
(3)
水灾事故时,未测试水的酸度
每少1次,扣2分。
2× =
(4)
处理火灾时,未测试温度,火点位置和火点距小队的距离
每少1次,扣2分。
2× =
合计

裁判员签名: 参赛队长签名:
模拟救灾扣分表4
队名

参赛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扣分原因及规定
扣分标准
扣分
(七)
标注信息
1
救灾基地未标注日期、队名
每少1项,扣2分。
2× =
2
未在救援现场标注日期姓名
每处,扣2分。
2× =
3
送电、改变通风、从灾区撤退的时间未标记在现场。
每处,扣2分。
2× =
(八)
系统侦察
1
指战员单独行动或间隔距离超过了音响信号范围
每处,扣2分。
2× =
2
队长未在队伍前面,副队长在队伍后面;撤退时相反
每处,扣4分。
4× =
合计

裁判员签名: 参赛队长签名:
模拟救灾扣分表5
队名

参赛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扣分原因及规定
扣分标准
扣分
(九)
安全防护
1
侦察小队人员数量少于6人
每次扣5分
5× =
2
15m内未停留清点人数,检设备
每次扣5分
5× =
3
强行通过垮落区,没有支护顶板
每次扣5分
5× =
4
温度超过30℃时,未使用红外线热成像仪探测高温点或火源。
每次扣5分
5× =
5
温度超过40℃时,进入侦察
每次扣5分
5× =
6
瓦斯浓度超过2%时,未使用爆炸三角仪等判断爆炸危险度。
每次扣5分
5× =
7
对带电的线路和设备,未检测漏电、防爆性能。
每次扣5分
5× =
8
超过40℃时,灭火队员未着隔热服,水流首先扑射火源中心。
每次扣5分
5× =
9
未采用红外线测距仪,对前进巷道进行距离测定。
每次扣5分
5× =
10
破坏了隔离设备设施或使用其他带电设备
每处扣5分
5× =
11
前进或撤退队员出现奔跑现象
每次扣5分
5× =
12
没有建立锁风设施
每处扣5分
5× =
13
未恢复通风锁风设施
每处扣5分
5× =
14
在无烟区域停留或工作时,队员没有连接救生索
每人/次扣5分
5× =
15
致使爆炸性气体向火区、带电设备等地点移动
每次扣30分
30× =
16
爆炸性气体通过未探查区域
每次扣30分
30× =
17
爆炸气体区域内使用带电设备
每次扣30分
30× =
合计


裁判员签名: 参赛队长签名:
模拟救灾扣分表6
队名

参赛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扣分原因及规定
扣分标准
扣分
(十)
抢救遇险人员
1
未首先对遇险人员进行生理评估
每次扣10分
10× =
2
保护伤员的方法不正确
每次扣2分
2× =
3
不能行走的伤员未抬运出灾区
每次扣4分
4× =
4
未给伤员佩戴防烟眼镜
每次扣4分
4× =
5
未给被困人员佩用呼吸器
每次扣10分
10× =
6
未按说明书,给伤员佩用呼吸器
每次扣2分
2× =
7
没有安慰伤员或离开伤员超过3m
每次扣6分
6× =
8
发现伤员未迅速转移到基地
每次扣10分
10× =
9
未排除非呼吸性气体救助被困者
每次扣10分
10× =
10
没有按要求救出遇险遇难人员
每次扣10分
10× =
(十一)
技术操作
1
火灾事故处理
(1)
符合直接灭火条件,未迅速灭火
每次扣15分
15× =
(2)
隔绝灭火时,未选最佳封闭方法
每次扣15分
15× =
(3)
建筑风障、密闭、墙体不牢靠
每处扣10分
10× =
(4)
建筑风障、密闭,有孔洞或裂隙
每处扣5分
5× =
(5)
灭火不成功,进行下步工作
每处扣20分
20× =
2
瓦斯事故处理
(1)
进入灾区前,未切断灾区电源
每人/次扣10分
10× =
(2)
处理瓦斯突出事故,在无爆炸危险时,未先通风救人
每次扣10分
10× =
(3)
未排除爆炸危险开展救人与灭火
每次扣30分
30× =
合计

裁判员签名: 参赛队长签名:
模拟救灾扣分表7
队名

参赛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扣分原因及规定
扣分标准
扣分
(十一)
技术操作
3
冒顶事故处理
(1)
未用呼喊、敲击判断遇险人员位置
每次扣2分
2× =
(2)
未合理采用破拆工具疏通巷道
每处扣4分
4× =
(3)
发现支护材料,未迅速支护
每处扣4分
4× =
(4)
支架不牢固
每副扣10分
10× =
(5)
支架间未片帮
每处扣2分
2× =
4
水灾事故处理
(1)
未准确判断水情,需要排水时未排水
每处扣10分
10× =
(2)
水管连接不当造成竞赛场地大面积水
每次扣4分
4× =
(3)
未根据水质情况正确选择排水设备
每次扣4分
4× =
(4)
未按补给水量和扬程,选择排水设备
每次扣4分
4× =
(5)
未按矿井电压与负荷,选择排水设备
每次扣4分
4× =
(6)
威胁安全,未撤出下部水平巷道人员
每次扣4分
4× =
5
局部通风
(1)
风筒未双反边
每个接口,扣2分
2× =
(2)
风筒漏风
每个接口,扣4分
4× =
(3)
局部通风机应启动未启动
每个接口,扣4分
4× =
(4)
风筒供风时出风口摆动
每次扣4分
4× =
(5)
采用了“一风吹”
每次扣6分
6× =
6
测风
(1)
使用电子风速表不正确
每次扣2分
2× =
(2)
测量风速地点不正确
每次扣2分
2× =
(3)
风量计算错误
每次扣5分
5× =
(4)
调整风量不正确
每次扣5分
5× =
(十二)
竞赛纪律
(1)
未按抽签顺序准时参赛
每队次,扣10分,
10× =
(2)
未按规定着装、佩带标志参赛
每人/次扣2分
2× =
(3)
未佩带参赛证观摩和未遵守大会纪律
每人/次扣10分
10× =
(4)
未按程序申诉和不服从仲裁
每队/次,扣10分。
10× =
合计

裁判员签名: 参赛队长签名:第二部分 综合体能竞赛规则
一、竞赛目的
(一)通过综合体能训练不仅能发展救护队员在平时训练中所需要的奔跑、支撑、平衡和钻爬等基本技能,并能提高速度、耐力、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二)为确保竞赛裁判的公平性,竞赛项目设置力求做到便于裁判,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三)使竞赛小队人员能够全部参与训练,充分反应团队整体综合体能实力。
二、综合体能基本规则
(一)为体现参赛队员良好的精神面貌,参赛前参赛队员统一着橘黄色新战斗服、穿运动鞋,戴新安全帽、战斗服领口下纽扣必须在参赛前全部扣好。
(二)每支参赛队6名队员全部参加,自爬绳地点至拉健力器处全程900米 ,分别计个人成绩,然后将每名参赛队员的成绩加在一起即为参赛队的集体成绩。在不违备竞赛规则的前提下,用时最短的队伍取胜。
(三)全程共有五项组成:通过顺序是:爬绳(高度4.0米)→ 水平梯(12米)→(背呼吸器、戴安全帽)→低巷(30米)→拉检力器50个(结束比赛),每次发出6人一组(6人均为同一支参赛队的人员)。(详见综合体能竞赛项目设置示意图)
(四)爬绳行程为4.0米,开始爬绳前姿势不限,上爬时,双手握绳,不准夹绳;下放时,姿势不限。
(五)水平梯长12米、宽1.1米、高2.3米,横杠直径0.03-0.04米,横杠间跨0.5米。可以抓1个或者抓2个杠前行,但第1个杠和最后1个杠必须抓。参赛选手从水平梯掉下后,必须从头开始爬。
(六)佩带呼吸器拉检力器时,腰带、胸带要扣好,呼吸器软管必须放在胸前(软管可以固定)。
(七)穿越低巷30 m,规格宽100×高100?M。顶部应用线织网覆盖绷紧固定,穿越低巷时姿势不限。
(八)检力器锤重20kg,拉高1.2m,数量50次(上下碰响为1次),检力器发生故障,换备用检力器(连续计时)。
(九)参赛队员在操作中有一项未能完成,可依次做下一项,未完成项目按缺项处理。非参赛人员不得协助和带跑,否则,该项没有成绩。
(十)计时:参赛队员听到发令枪声响后开始爬绳,到参赛队员拉完检力器止表。每位选手爬出低巷后均可以抢道跑。
(十一)发令员使用发令枪发令,发令员发出“各就各位”的口令后,应等所有受测者身体稳定时鸣枪。发令员认为爬绳有人犯规,应鸣哨召回所有受测者重新组织爬绳。受测者累计出现两次犯规,取消受测者的测试资格。
(十二)上一组竞赛结束后,工作人员要认真检查所有竞赛器具是否到位完好,下一组竞赛前,发令员视所有裁判员及工作人员准备到位后,方可发令竞赛。竞赛期间所有联络方式一律用小红旗示意,(裁判员要培训使用旗语)。
(十三)竞赛完成时间10分钟。
三、综合体能评分办法
(一)从裁判员发出开始指令,到参赛队员完成全部项目8分钟之内完成,每超一秒扣0.1分。排名时:扣分为第一依据,时间为第二依据;
(二)参赛队员没有完成规定项目。每缺1项扣20分;
(三)参赛队员在爬绳过程中,上爬时用脚、腿、臂等夹绳,每次扣3分,弃权者扣20分;
(四)参赛队员在拉检力器时,毛巾和安全帽脱落没有及时复位(裁判员提示后,继续拉2次以上),扣2分;
(五)上衣纽扣未扣好。每发现1处,扣1分;
(六)呼吸器腰带、胸带未扣好。每发现1处,扣1分;
(七)呼吸软管没有放在胸前。每发现1次,扣1分;
(八)从水平梯掉下(两脚触地)每次扣3分,从横杠上掉下来后没有从头开始爬,扣5分;
(九)竞赛过程中不按照自己线路跑或超越自己跑道扣5分。
四、竞赛辅助工作要求
(一)体能竞赛共需要21名裁判员,其中:1名裁判为发令员,2名裁判员为记录员,18名裁判员为计时评判员,每位竞赛选手需要三名裁判员计时,成绩取三名裁判员的中间值。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二)大会需要准备呼吸器18台(氧气瓶可不充氧气),每组用6台仪器,前一组竞赛结束后,后一组竞赛人员必须将准备好的安全帽及呼吸器摆放在指定的位置,并在爬绳处准备竞赛。裁判员到位后,如果竞赛人员不能各就各位,超过1分钟取消竞赛资格。
(三)大会需要工作人员6人,其中:两个弯道需要2人(观查是否违规跑步),水平梯需要1人(观查是否违规爬行),检力器维修工1人,呼吸器检查及准备1人。工作人员与裁判员之间一律用旗语联系。
(四)参赛队员采取抓阄决定跑道及组别。
五、综合体能400米标准跑道尺寸
标准跑道全长400米,跑道的弯道是半圆形,而且最内圈的半径是36米,每条跑道宽1.2米,共有8个跑道。
已知标准跑道全长400米,是指最内圈跑道的长度,而且知道最内圈的半径为36米,所以只需先求出最内圈跑道的两个半圆弯道的周长和,然后用400米减去两个弯道的周长和,就得到直道的长。
400-3.14×36×2≈174米
一边直道长 174÷2=87 米
第一跑道弯道长度:C=2丌R=2×3.14×36≈226米÷2≈113 米
第二跑道弯道长度:C=2丌R=2×3.14×37.2≈226米÷2≈117米
第三、四、五、六、七、八条跑道弯道长度计算方法同上。
第一跑道长 87×2+2×3.14×(36+1.2×0) ≈400米
第二跑道长 87×2+2×3.14×(36+1.2×1) ≈408米
第三跑道长 87×2+2×3.14×(36+1.2×2) ≈415米
第四跑道长 87×2+2×3.14×(36+1.2×3) ≈423米
第五跑道长 87×2+2×3.14×(36+1.2×4) ≈430米
第六跑道长 87×2+2×3.14×(36+1.2×5) ≈438米
第七跑道长 87×2+2×3.14×(36+1.2×6) ≈445米
第八跑道长 87×2+2×3.14×(36+1.2×7) ≈453米
2.4×2.4+2×3.14×(36+1.2×6) ≈445米
综合体能竞赛扣分卡
队名: 队员 : 日期:
序号
竞赛项目
扣分
1
项目弃权,该项不计成绩。

2
没有完成体能竞赛其中一项目,扣20分。
20×_=
3
从水平梯掉下来,每次扣3分。
3×_=
4
从水平梯掉下来后没有从头开始爬,扣5分
5×_=
5
安全帽脱落,没及时复位(提示后,拉2次以上)扣2分。
2×_=
6
项目结束后, 纽扣未扣好,每发现1处,扣1分;
1×_=
7
项目结束后,呼吸器腰带和胸带未扣好,每发现1处,扣1分;
1×_=
8
项目结束后,毛巾丢失,扣2分;
2×_=
9
项目结束后,呼吸软管没有放在胸前,每发现1次,扣1分。
1×_=
10
项目结束后,每超过1秒,扣0.1分。
0.1×_=
11
跑赛过程中不按规定线路跑或超越自己跑道扣5分。
5×_=
12
不按规定着装扣3分
3×_=
13
超时间扣分

14
总扣分

15
最终得分

裁判组长: 裁判员: 计分复核:
水平梯结构示意图(略)
第三部分 医疗急救规则
一、总则
除比赛规定可提供的特殊器材外,每支救护队必须自备参赛所需的急救基本器材。
CPR(心肺复苏)和腹部(或胸部)冲击法仅在人体模型上操作。
二、指南和程序
(一)每支参赛的救护队只允许派一支急救队参加急救比赛。
(二)急救队由3名队员组成。
(三)急救队的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
(四)比赛开始时所有参赛队均需隔离,直至轮到该队上场。
(五)如果救护队需要额外帮助,如运送或移动伤员,工作人员会提供帮助。
(六)每一站比赛至少有2名裁判。
(七)医疗急救比赛设2站比赛。
1.心肺复苏(CPR)、人工呼吸与呼吸道异物阻塞;
2.创伤急救。
(八)急救队接到急救任务通知书开始计时。
(九)为了避免出现平局,裁判应准确计时,并记载在计分卡上。判定名次的第一依据是所有赛站的现场计分,第二依据是现场记载的总时间。
(十)除技术问题之外,不允许裁判与急救队讨论任何比赛问题。
(十一)急救队在比赛中或在两站比赛之间不许翻阅急救资料。
(十二)对伤员的处置不能模拟,所有的包扎和夹板必须正确放置。
(十三)不允许急救队员离开赛场获取比赛所需的材料。
(十四)不允许粗暴地处置伤员。
(十五)急救时如需用止血带,不要绑得太紧。
(十六)在急救中不允许接受假设意识丧失的伤员提供的帮助。
(十七)第2站比赛时间为15分钟,到时则终止比赛。
三、申诉
(一)在比赛中,当裁判对伤员进行检查以后,应向急救队告知其在急救处理过程中的所有犯规行为。如对犯规有异议,允许急救队口头向现场裁判或主裁判提出申诉。如申诉得不到解决,在急救队提出书面诉讼申请前,以主裁判做出的决定为准。
(二)在口头申诉过程中,申诉涉及的夹板/包扎应保持原样,直到申诉得到解决。如果在申诉解决前,急救队对涉及申诉的夹板/包扎自行进行了拆除或改动,则申诉不予受理。
(三)对裁判判罚如有异议,应在60分钟内提交书面申诉。申诉须表达清楚,阐明对扣分的不同意见。所有的申诉都由申诉委员会裁决,其裁定为最终结果。
四、扣分
(一)队员查看后,并经裁判签字后的扣分单,不能再次扣分。除非管理错误或规则使用不当而导致的扣分。
(二)在相同问题上多次出现错误会被重复扣分。例如:在两处单独的伤口上包扎不当(扣两次分),三次打结错误(扣三次分)等等。
(三)若急救队在比赛中做了比赛未要求的工作,不扣分。除非这些处置对伤员有害或处理不当。
(四)裁判不得对扣分卡上未列出或批准的规则内未包括的情况扣分。
急救竞赛裁判扣分卡
第1站 心肺复苏(CPR)、人工呼吸、呼吸道异物阻塞
队名: 队号:
队长: 队员 :
日期:

A.心肺复苏(CPR)
扣分
1
没有检查事故现场以确保在场人员的安全
5×_=
2
没有配备个人防护装备(BSI)的预防措施(手套、眼镜、CPR呼吸面罩或隔离膜)

2×_=
3
没有判断伤员是否有反应及呼吸异常或无呼吸(口述)
2×_
4
没有寻求帮助
1×_=
5
检查动脉搏动的方法不正确
1×_=
a
判断有无动脉搏动不能小于5秒或超过10秒(时间从开始触摸动脉搏动算起)

1×_=
6
若无动脉搏动未开始进行胸外按压;若有脉搏未开放气道
5×_=
7
实施胸外按压前手的定位未采用正确方式
1×_=
8
按压时未将两手平行重叠放置(掌根共轴应与胸骨长轴平行)
1×_=
9
未进行首次胸外心脏按压30次,
2×_=
10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错误,

a
按压频率未达到100次/分
2×_=
b
按压深度未达到5~6cm
1×_=
c
没有放松按压
1×_=
11
按压时手的位置不正确
1×_=
12
开放气道错误或操作不当

a
没有完全打开气道
2×_=
b
应该采取下颌前移法(托颌法)时用了仰头举颏法
2×_=
c
需要时,没有采取拉起舌头或提拉下颌,用手指交叉技术或用单指清理口腔内异物
1×_=
13
CPR过程中人工吹气不当

a
没有在4秒内给予2次吹气
1×_=
b
吹气不足,没有使肺足够膨胀
1×_=
c
再次吹气前,肺体积未能下降
1×_=
14
在125秒内(从按压开始计时)未完成5个周期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1个周期)(按压频率≥100次/分)

5×_=
a
每30次连续按压超过18秒
1×_=
b
一个按压周期按压次数超过或不足30次
2×_=
c
胸外心脏按压间断(每次)超过7秒
胸外心脏按压间断(每次)超过10秒
1×_=
2×_=
15
完成5个周期CPR后,没有重新检查动脉搏动及呼吸
2×_=
16
若无动脉搏动没有交换急救队员(双人CPR时)
5×_=
a
交换时间超过10秒
1×_=
17
发现无动脉搏动但没有继续进行按压
4×_=
18
发现有动脉搏动,若无呼吸,未进行人工呼吸
4×_=
19
CPR成功后未将伤员置于昏迷体位(伤员头偏向一侧)
1×_=
20
发现特殊情况或行特殊处置时,未用语言表述
1×_=




B.人工呼吸与呼吸道异物阻塞
扣分
1
没有检查事故现场以确保在场人员的安全
5×_=
2
没有配备个人防护装备(BSI)的预防措施(手套、眼镜、CPR呼吸面罩或隔离膜)

2×_=
3
没有判断伤员是否有反应及呼吸异常或无呼吸(口述)
2×_
4
没有寻求帮助
1×_=
5
检查动脉搏动的方法不正确
1×_=
a
判断有无动脉搏动不能小于5秒或超过10秒(时间从开始触摸动脉搏动算起)

1×_=
6
若无动脉搏动未开始进行胸外按压;若有脉搏未开放气道
5×_=
7
开放气道错误或操作不当

a
没有完全打开气道
2×_=
b
应该采取下颌前移法(托颌法)时用了仰头举颏法
2×_=
c
需要时,没有采取拉起舌头或提拉下颌,用手指交叉技术或用单指清理口腔内异物
1×_=
8
开放气道后未检查有无呼吸
2×_=
9
开放气道后若无呼吸未给予初始2次吹气
1×_=
a
吹气时间未超过1秒且没有在3~4秒内给予2次吹气
1×_=
b
没有使肺足够膨胀
1×_=
c
再次吹气前,肺体积未能下降
1×_=
10
人工吹气失败后,没有重新调整头的位置,并再次吹2口气
2×_=
11
需要时,没有使用腹部或胸部冲击技术
2×_=
12
采用腹部或胸部冲击技术时,次数不对(最多5下)或做法不对(偏于一边,手的位置不正确)

2×_=
13
需要时,没有再次清理口腔内异物
1×_=
14
气道阻塞物清除后,没有检查伤员有无动脉搏动和呼吸
2×_=
15
发现无动脉搏动没有进行胸外按压
4×_=
16
发现有动脉搏动,若无呼吸,未进行人工呼吸(仍应给予初始2口吹气)
4×_=
17
人工呼吸的频率不正确(应为10~12次/分,不包括初始2口吹气)
2×_=
a
吹气时间未超过1秒
1×_=
b
吹气不足,未能使肺足够膨胀
1×_=
18
单纯人工呼吸1分钟后未重新检查动脉搏动和呼吸
2×_=
19
抢救成功后未将伤员置于昏迷体位(伤员头偏向一侧)
1×_=
20
发现特殊情况或行特殊处置时,未用语言表述
1×_=
第1站 总扣分:
裁判:
裁判:
计分复核:
备注:
急救竞赛裁判扣分卡
第2站 创伤急救
队名: 队号:
队长: 队员:
日期:

A.伤员(伤情)评估
扣分

初步评估:

1
没有检查事故现场以确保在场人员的安全
5×_=
2
没有配备个人防护装备(BSI)的预防措施(手套、眼镜、CPR呼吸面罩或隔离膜)

2×_=
3
未检查伤员有无反应及呼吸异常或无呼吸(口述)
1×_=
4
没有寻求帮助
1×_=
5
如怀疑颈椎受伤而未固定头部
12×_=
6
没有将伤员置于仰卧位
1×_=
7
用不正确的方法给伤员翻身
1×_=
8
未检查动脉搏动
10×_=
9
用不正确的方法检查动脉搏动
2×_=
10
若有动脉搏动而无呼吸未开放气道
10×_=
a
应该采取下颌前移法(托颌法)时用了仰头举颏法
2×_=
b
未清除嘴中可见的异物
2×_=
11
开放气道后未检查有无呼吸
2×_=
12
未查找大出血或未用语言表述正在查找大出血
10×_=
13
没有按正确顺序进行初步评估
15×_=

二次评估(详细评估)

15
没有检查头、面部(包括头发内头皮的伤口)
2×_=
16
没有检查伤员的颈部(颈前部)
2×_=
17
伤员脊柱有伤时,托起伤员的头部
6×_=
18
没有检查伤员的胸部(采用手触的方法)
2×_=
19
没有检查伤员的腹部(采用手触的方法)
2×_=
20
没有检查伤员腰部(两侧)是否有伤
2×_=
21
没有检查伤员骨盆是否有伤
2×_=
22
没有检查伤员生殖器区明显的外伤
2×_=
23
没有检查伤员下肢是否有伤
2×_=
24
没有检查伤员下肢是否瘫痪
2×_=
25
没有检查伤员上肢是否有伤
2×_=
26
没有检查伤员上肢是否瘫痪
2×_=
27
没有检查伤员背部(头枕部、颈后、背部脊柱区、腰后侧、臀部)是否有伤
2×_=
28
没有检查伤员手腕或颈部的标牌
2×_=
29
未按顺序检查
5×_=
30
二次评估时做了除生命支持和止血以外的工作
4×_=
伤员(伤情)评估 小计:


B.止血(大出血)
扣分
1
没有控制动脉出血
20×_=
2
没有采取直接压迫法控制动脉出血
4×_=
3
无效的非直接压迫(压迫位置在压力点外等)
4×_=
4
在出血控制之前就停止直接或非直接压迫
4×_=
5
止血带使用无效或使用不当, 或者比赛中松开了
4×_=
6
不需要时使用了止血带
4×_=
7
对内出血未作任何处置
4×_=
8
绷带使用不当(未完全包住, 错误定位,打结方法或打结位置不对)
2×_=
止血 小计:


C.抗休克
扣分
1
没有松开伤员颈部、胸部及腰部过紧的衣物(未解开扣子、皮带、拉链、带子或扣件等)(每处犯规)
1×_=
2
没有为伤员盖保温毯
2×_=
3
盖保温毯的方法不正确
1×_=
4
必要时,未抬高担架的一端(头端或脚端)
1×_=
5
没有使伤员保持安静和安慰伤员
2×_=
休克 小计:


D.烧伤、烫伤和创伤
扣分
1
没有包扎伤口或烧伤(每处)
8×_=
2
没有脱去或指出要脱去受伤部位的衣服
2×_=
3
没有覆盖敷料
4×_=
a
未用消毒纱布或消毒敷料
1×_=
4
绷带使用不当(未完全包住, 错误定位,打结方法或打结位置不对)

2×_=
5
需要时,没有在手指间、脚趾间或耳背后放置纱布进行隔离

2×_=
6
需要时,没有作冷敷处置或垫高挫伤处(每次)
2×_=
7
需要时没有注意或指出纱布是否应湿润(烧伤时)
2×_=
8
没有正确处理胸部穿透伤
10×_=
9
没有按正确的顺序处置损伤(先烧伤,后创伤)
4×_=
10
需要时,没有用三角吊带时或使用方法不正确
1×_=
创伤、烧伤和烫伤 小计:


E.肌肉骨骼损伤
扣分
1
对拉伤或扭伤未作任何处置(每处)
4×_=
2
没有处置脊椎损伤,骨盆或大腿骨折(包括未采用合适型号的颈托)

12×_=
3
除第4项外,没有处置骨折(每次)
10×_=
4
怀疑头颅骨折时,没有作正确处理
2×_=
5
使用夹板时,未固定骨折或脱位
6×_=
6
没有正确处置脱位(每次)
8×_=
7
使用夹板不正确
2×_=
8
需要使用夹板时,没有放衬垫
1×_=
9
使用夹板时,抬起或翻转伤员的方法不正确
2×_=
10
队员跪下的方法不正确(每次)
2×_=
11
抬起或翻转伤员的方法不正确(当有髋部骨折或脱位、脊髓损伤时抬起伤员膝部)
2×_=
12
没有检查背板
4×_=
13
使用绷带的方法不正确(打结方法或打结位置不对)
2×_=
14
需要时,没有用三角吊带时或使用方法不正确
1×_=
肌肉骨骼损伤 小计:


F.准备运送伤员
扣分
1
没有检查担架
4×_=
2
在错误的一侧抬起伤员(3个队员应在受伤较轻的一侧)
2×_=
3
队员跪下时的方法不正确(每次)
1×_=
4
需要时,没有将伤员放在担架上
2×_=
5
使用三角吊带的方法不正确
1×_=
6
运送伤员的顺序不正确(应先送重伤员,后送轻伤员)
1×_=
准备运送伤员 小计:

第2站 总扣分:
裁判:
裁判:
计分复核:
备注:第四部分 呼吸器操作规则
一、BIOPAK240R正压氧气呼吸器操作
(一)竞赛规则
1.每支参赛队派1~3名队员参加呼吸器操作比赛。
2.参加呼吸器操作的队员应以参赛队的名义报名。
3.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参赛队员的参赛顺序,所抽号码即为其参赛顺序编号,参赛队员应按顺序参赛,未经裁判长允许不得随意更换参赛号码。
4.比赛前,参赛队员必须按时到检录处报到,如有违反将取消其比赛资格。
5.参赛队员在比赛中必须使用主办方提供的呼吸器、校验仪器、工具和备件等。主办方统一为每位参赛队员提供比赛用BIOPAK240 R新型正压氧气呼吸1台(充填好吸收剂和氧气;气瓶压力不得低于18MPa),JY-1型正压氧气呼吸器校验仪1台,工具1套,防雾剂1瓶,以及完成所有比赛所需要的备件。
6.比赛采用公开式竞赛,不再采用隔离式竞赛。赛前组委会将呼吸器设置的故障或需要拆装的部件统一发布给参赛队。
7.参赛队员必须在15分钟内完成所有操作。
8.比赛结束时,根据扣分多少决出优胜者。如果出现平局,以总时间作为评判名次的第一依据(计算到毫秒),以校正完第1个故障时间或需要拆下的部件为第二依据。
9.裁判长的裁定为最终结果。
(二)裁判员守则
1.所有裁判员均应通过培训,熟悉竞赛规则,掌握参赛呼吸器的结构和性能,并熟知呼吸器的性能校正步骤。
2.裁判员不得与本省的参赛队员分在同一组,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告知现场裁判组长进行调换参赛队员。
3.在每位参赛队员比赛前,裁判员均应对竞赛用呼吸器进行全面检查,排除任何非计划的故障。
4.比赛结束前5分钟,裁判员应为参赛队员做出时间提示。
5.裁判员应在比赛结束后5分钟内合议扣分,并在评分表上签字确认。
(三)参赛队员操作规程
1.参赛队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组委会设置的故障或拆卸的部件和检测步骤,并做好记录;操作结束时呼吸器应处于随时可用状态,即:面罩与呼吸器相连,并放在呼吸器的外壳上,胸带、腰带扣好,涂抹防雾剂(口述)。
2.呼吸器检查必须从高压气密性开始并作记录,其余项目可按《BIOPAK240R正压氧气呼吸器性能校正步骤与内容》顺序进行,每检一项必须口述给裁判员。
目检项目可在15分钟内的任一时段进行。
3.竞赛过程中参赛队员如果将组委会设置的故障校正完毕或拆下需要的部件时,必须向裁判员举手示意或喊“报告”,裁判员将记录参赛队员的第二个时间依据。
4.如果参赛队员检查不正确,则认为没有作这项检查,并予以扣分。例如低压气密测试时,未插入关闭排气阀的测试钥匙。
(四)BIOPAK240 R正压氧气呼吸器性能校正步骤与内容
序号
项 目
校验仪
测试设置
校 验 方 法 提 示
1
目 检

检查状态是否良好。
2
高压气密性

打开气瓶,发出三色声、光提示报警,用检漏液涂抹各高压接头连接处,应无气泡冒出。
3
低压气密性
正压充气
排气阀处于关闭状态下,充气到800Pa,一分钟内压力下降值应不大于30Pa。(观察1分钟,填数据)
4
吸气阀
正压充气
捏紧呼气软管,水柱计指示1000Pa。
5
呼气阀
负压抽气
捏紧吸气软管,水柱计指示-1000Pa。
6
定量供氧量
直接测试
直接将定量供氧测试接头与手动补给/定量供氧手拧螺母相连,流量应在1.4L/min~1.9L/min范围内。(填数据)
7
排气阀开启压力
正压充气
排气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充气直到排气阀开启。排气开启压力应在400Pa~600Pa之间。
8
自动补给阀开启压力
负压抽气
缓慢抽气直到自动补给阀开启,自动补给阀开启压力
应在10Pa~245Pa之间。
9
手动补给阀

按手动补给阀按钮向呼吸器低压系统内充气。
排气阀应在400Pa~600Pa压力下开启。
10
余压报警

关闭气瓶,在4MPa~6MPa之间应发出声、光(红色)报警。
11
随时可用

面罩与呼吸器相连,并放在呼吸器的外壳上,胸带、腰带扣好,涂抹防雾剂(口述)。
(五)评分标准
1.呼吸器检查未从高压气密性开始,每违反一项扣5分。
2.每少查找一处故障扣15分。
3.每少校正一处故障扣5分。
4.测试步骤检查时,没有口述给裁判员漏一项扣5分。
5.检查时禁止用嘴吹、吸阀门。每违反一次扣10分。
6.操作完成后,未将工具从呼吸器中取出,每件扣 5分。
7.氧气呼吸器未达到随时可以状态,每漏一项扣5分。
8.未按规定时间完成操作项目,每超1秒扣0.1分。
9.操作队员记录卡填写不完整、错误,每项扣5分。
10.拆装仪器时,损坏仪器或部件扣5分。
11.拆装仪器时,造成仪器不能使用扣10分。
BIOPAK240R呼吸器操作竞赛评分表
参赛编号

队 名

姓 名

参赛日期

BIOPAK240R呼吸器性能校正步骤与内容
完成时间(裁判员填写)
步 骤
是否完成


完成第一个项目的时间





总扣分





完成操作的总时间



































评 分
扣 分
呼吸器检查未从高压气密性开始,每违反一项扣5分。
5× =
每少查出一处故障扣15分。
15× =
每少校正一处故障扣5分。
5× =
测试步骤检查时,没有“口述”给裁判员漏一项扣5分。
5× =
检查时用嘴吹、吸阀门,每违反一次扣10分。
10× =
操作完成后,未将工具从仪器中取出,每件扣5分。
5× =
氧气呼吸器未达到随时可用状态,每漏一项扣5分。
5× =
未按规定时间完成操作项目,每超1秒扣0.1分。
0.1× =
操作队员记录填写不完整、错误,每项扣5分。
5× =
拆装仪器时,损坏仪器或部件扣5分。
5× =
拆装仪器时,造成仪器不能使用扣10分。
10× =
参赛队员签字: 裁判员签字:
二、德尔格BG-4呼吸器操作
(一)竞赛规则
1.每支参赛队派1~3名队员参加呼吸器操作比赛。
2.参加呼吸器操作的队员应以参赛队的名义报名。
3.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参赛队员的参赛顺序,所抽号码即为其参赛顺序编号,参赛队员应按顺序参赛,未经裁判长允许不得随意更换参赛号码。
4.比赛前,参赛队员必须按时到检录处报到,如有违反将取消其比赛资格。
5.参赛队员在比赛中必须使用主办方提供的呼吸器、校验仪器、工具和备件等。主办方为每位参赛队员统一提供比赛用BG-4呼吸器正压氧气呼吸1台(充填好吸收剂和氧气;气瓶压力不得低于18MPa),RZ-25测试仪1台,工具1套,防雾剂1瓶,以及完成所有比赛所需要的备件。
6.比赛采用公开式竞赛,不再采用隔离式竞赛。赛前组委会将呼吸器设置的故障或需要拆装的部件统一发布给参赛队。
7.参赛队员必须在15分钟内完成所有操作。
8.比赛结束时,根据扣分多少决出优胜者。如果出现平局,以总时间作为评判名次的第一依据(计算到毫秒),以校正完第1个故障时间或需要拆下的部件为第二依据。
9.裁判长的裁定为最终结果。
(二)裁判员守则
1.所有裁判员均应通过培训,熟悉竞赛规则,掌握参赛呼吸器的结构和性能,并熟知呼吸器的性能校正步骤。
2.裁判员不得与本省的参赛队员分在同一组,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告知现场裁判组长进行调换参赛队员。
3.在每位参赛队员比赛前,裁判员均应对竞赛用呼吸器进行全面检查,排除任何非计划的故障。
4.比赛结束前5分钟,裁判员应为参赛队员做出时间提示。
5.裁判员应在比赛结束后5分钟内合议扣分,并在记分卡上签字确认。
(三)参赛队员操作规程
1.参赛队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组委会设置的故障或拆卸的部件和检测步骤,并做好记录;操作结束时呼吸器应处于随时可用状态,即:面罩与呼吸器相连,并放在呼吸器的外壳上,胸带、腰带扣好,涂抹防雾剂(口述)。
2.呼吸器检查必须从高压气密性开始并作记录,其余项目可按《BG4正压氧气呼吸器性能校正步骤与内容》顺序进行,每检一项必须口述给裁判员。
目检项目可在15分钟内的任一时段进行。
3.竞赛过程中参赛队员如果将组委会设置的故障校正完毕或拆下需要的部件时,必须向裁判员举手示意或喊“报告”,裁判员将记录参赛队员的第二个时间依据。
4.如果参赛队员检查不正确,则认为没有作这项检查,并予以扣分。例如吸气阀气密测试时,做了呼气阀的气密测试。
(四)德尔格BG-4呼吸器性能校正步骤与内容
序号
项 目
测试仪
测试设置
校 验 方 法 提 示
1
目 检

检查状态是否良好。
2
低压报警
正压充气
注视压力表,1.25mbar报警
3
吸气阀
正压充气
捏紧呼气管,压力表指示10mbar
4
呼气阀
负压充气
捏紧吸气管,压力表指示-10mbar
5
排空阀
正压充气
充气直到压力表指示10mbar。呼吸袋充气膨胀时,将泄压阀的挺杆盖上堵帽,10mbar时排空阀应不开启
6
泄漏试验
泄漏试验
压力降到7mbar,在1分钟内压力变化应不大于1mbar(观察1分钟,填数据)
7
卸压阀
正压充气
充气直到卸压阀开启。卸压压力应在4~7mbar之间。
8
高压卸漏

开气瓶。警报鸣一声。显示CCR,关气瓶,警报鸣一声,绿色指示灯闪耀。 OCR出现说明完好,开气瓶
9
恒量阀
正压充气
气囊充气,流量应在1.5~1.9L/min。(填数据)
10
最小阀
负压抽气
缓慢抽气直到最小阀开启。最小阀应在0.1~2.5 mbar之间开启。
11
旁通阀
泄漏试验
按动红色按钮呼吸器气囊明显膨胀。
12
余压报警

关气瓶阀。在55bar时报警。
13
电池检查

如电压不足,鸣5次警报,红色指示灯闪耀30秒。
14
随时可用

呼吸器必须装配完整,气管应同面具和面罩与呼吸器相连,并放在仪器的外壳上,胸带、腰带扣好。涂抹防雾液(口述)。
(五)评分标准
1.呼吸器检查未从低压报警开始,每违反一项扣5分。
2.每少查找一处故障扣15分。
3.每少校正一处故障扣5分。
4.测试步骤检查时,没有口述给裁判员漏一项扣5分。
5.检查时禁止用嘴吹、吸阀门。每违反一次扣10分。
6.氧气呼吸器未达到随时可以状态,每漏一项扣5分。
7.未按规定时间完成操作项目,每超一秒扣0.1分。
8.操作队员记录卡填写不完整、错误,每项扣5分。
9.拆装仪器时,损坏仪器或部件扣5分,
10.拆装仪器时,造成仪器不能使用扣10分。
德尔格BG4呼吸器操作竞赛评分表
参赛编号

队 名

姓 名

参赛日期

德尔格BG4呼吸器性能校正步骤与内容
完成时间(裁判员填写)
步 骤
是否完成


完成第一个项目的时间





总扣分





完成操作的总时间



































评 分
扣 分
呼吸器检查未从低压报警开始,每违反一项扣5分。
5× =
每少查出一处故障扣15分。
15× =
每少校正一处故障扣5分。
5× =
测试步骤检查时,没有“口述”给裁判员漏一项扣5分。
5× =
检查时用嘴吹、吸阀门,每违反一次扣10分。
10× =
氧气呼吸器未达到随时可用状态,每漏一项扣5分。
5× =
未按规定时间完成操作项目,每超1秒扣0.1分。
0.1× =
操作队员记录填写不完整、错误,每项扣5分。
5× =
拆装仪器时,损坏仪器或部件扣5分。
5× =
拆装仪器时,造成仪器不能使用扣10分。
10× =
参赛队员签字: 裁判员签字:第五部分 理论考试规则
一、理论考试范围
一通三防知识、煤炭开采知识、煤矿安全规程、救护规程、法律法规、主要救援装备、行业文件。
二、题型与计分
(一)满分150分,分三种题型。
(二)单选题 (50小题,每小题1分)。
(三)多选题(40小题,每小题2分)。
(四)判断题(40小题,分几部分,每小题分数1分、0.5分、0.2分、0.1分不等)
三、考试方式
计算机上答题考试。
四、判卷方式
计算机判卷,自动排名。
五、考场规则
(一)按抽签顺序就座;
(二)不准携带手机进入考场;
(三)队员自备考试工具,草纸由组委会统一提供;
(四)遵守考试纪律,不准左顾右盼;
(五)考试时间到,队员必须提交完答题结果,否则无成绩。第六部分 成绩统计规则
项目名称
项目权重
理论考试A
团体得分A1:A1=A21+A22+A23+A24+A25+A26,团体第一名得60分,1-20名,1分等差递减;21名及以后均为40分。
个人得分A2:A2=卷面得分/15;A21、A22、A23、A24、A25、A26为个人得分,卷面总分为150分。
综合体能B
团体分B1=(B21+B22+B23+B24+B25+B26)/6;1-20名,1分等差递减;21名及以后均为40分。
B21、B22、B23、B24、B25、B26为个人得分,个人第一名得分60分(1-50名,1分等差递减,50名以后均得10分)
模拟救灾C
60分(1-20名,1分等差递减;21名及以后均为40分)
医疗急救D
30分(1-20名,1分等差递减;21名及以后均为10分)
呼吸器席位E
个人第一名得分10分(1-20名,0.3分等差递减,21名以后均得4分)。
团体得分E1:E1=(E21+E22+E23),E21、E22、E23为个人成绩。
团体总分
A1+B1+C+D+E1
个人总分
A2i+B2i+C/7+D/3+E2i

评论

殘缺々恋鱼

(江远东贵阳)报到: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是应急救援工作中坚强保障。

2小时

相关法律条文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发布第十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规则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发布第十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规则的通知(应指矿山〔2014〕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xx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产煤省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推荐第九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裁判员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推荐第九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裁判员的通知(应指矿山〔201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xx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产煤省煤炭行业管理部门,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应指协调〔2017〕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xx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有关中央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全国隧道应急救援实操培训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全国隧道应急救援实操培训的通知(应指信息〔2018〕21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提升国家隧道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优秀宣传作品评选活动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优秀宣传作品评选活动的通知(应指综合〔2012〕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xx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

律师最新回复

我是律师

 

律所合作请联系客服

服务时间 9:00-18:00

400-600-7222

询律网公众号

询律网公众号

案源信息早知道

询律网APP

询律网APP

快捷回复咨询

友情链接:

备案号:湘ICP备2021010099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湘B2-20210501 投诉举报: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询律网 Copyright © 长沙询律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财富中心F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