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条文 > 民商法类 > 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补短板创优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意见

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补短板创优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意见

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补短板创优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意见(2016年6月29日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补短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省委
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补短板创优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意见
(2016年6月29日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补短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省委对补短板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按照“建设四好示范区”和“争取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的要求,对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重点补齐科技创新、城市品质、国际化发展、生态环境、民生服务、改革落地等六大短板,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奋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一、补齐科技创新短板,争创转型发展新优势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转型升级的“发动机”。当前,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企业创新活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高层次人才缺乏等问题是发展中的突出短板。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来抓,紧紧扭住优化创新生态系统这一着力点,整合创新资源,全力推进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生态、创新人才建设,到2020年,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基本形成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
1.建设重大创新平台。高标准建设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建设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集聚建设一批海洋科教、研发创新机构和产学研应用示范基地,打造东部沿海的创新创业高地。支持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国兵科院宁波分院等国家级平台做大做强,积极争取新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或载体落户宁波。大力推进“千人计划”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建设。聚焦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在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支撑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合作办学。全力推进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建设,支持宁波大学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支持宁波诺丁汉大学办成国内顶尖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推进宁波工程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等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建设。坚持产城、产旅、产文结合,强化规划统筹和政策引导,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到2020年建成100个特色小镇。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研发交流,推动重点技术和产业“民参军”“军转民”。
2.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解决简单套用行政预算和财务管理办法管理科技资源的问题,力求科技创新活动效率最大化。推进科研项目与科技经费管理改革,对以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为目标,可考核的竞争性科研项目,更多地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扶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准确的导向机制和强有力的推进机制,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实行“靶向”精准扶持政策,对创新能力强和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予以优先和重点扶持。设立市科技成果研发及转化应用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初创期创新型企业。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动财政投入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境。推进保险改革创新,创建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支持企业在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宁波科技大市场建设。采用市场化机制,大力培育“科研+产业+资本”的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专业化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健全购买服务、后补助、奖励等稳定财政投入与竞争性收入相协调的持续支持机制,鼓励自主创新产品的首购首用及推广应用,加大在政府科技计划、创新资金配置、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3.推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实施“中国制造2025”宁波行动,瞄准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培育若干千亿级产业。
实施智能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打造智能经济发展示范区,力争成为全国重要的智能装备、智能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新经济发展样板城市。按照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强化资源和政策统筹使用,协同推进重大专项实施和细分行业领域创新中心建设,推动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落实重点工业集聚区规划,推进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整合发展,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重点产业特色园。实施新一轮创新型高成长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00家,创新型高成长企业超过300家,年产值超50亿元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超过20家。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联动推进标准、质量、品牌建设和“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等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
4.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和政策,培育壮大总部经济、贸易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创意设计、科技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城市服务经济发展能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产品设计中心、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售后服务产业园。充分利用区位和山、海、湖、岛资源,制定实施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将休闲度假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业,完善鼓励和促进文化体育消费的政策。推动社区邻里中心、社区电商服务网点等商业载体建设,实施特色商业街区示范建设工程。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绿色物流、冷链物流、城乡配送。实施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计划,推广优质服务承诺标识与管理制度,健全顾客满意度、万人投诉量等质量发展指标,探索建立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多元主体参与的星级服务企业评价制度,培育知名服务品牌。
5.强化创新人才支撑。持续优化完善人才政策,实施新一轮“3315计划”,启动实施“泛3315计划”,集聚一批海内外“高精尖缺”人才,力争到2020年,累计引进10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200个高端创新创业团队入选“3315计划”,自主申报入选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人才分别达到100人和300人。办好中国机器人峰会暨全球海归千人宁波峰会、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等活动,建设宁波美国创新孵化器,构筑重大引才育才平台。探索市场化引才机制,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实施技能宁波行动计划,推进技能人才名师、名匠、名校培育,建设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争创国家技能振兴综合示范区。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创建全国现代职业教育开放示范区。赋予科研院所、高校更大的科研管理自主权,合理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范围,提高间接费用和人员费用比例,健全鼓励科研人员创新的激励机制。完善科研人员在事业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落实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政策,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建立人才市场化评价机制。加大柔性使用海外人才力度,落实国家“绿卡”计点积分制度,提升海外人才出入境服务水平。加大高层次人才安居保障,完善人才公寓租售政策,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一卡通”制度。
二、补齐城市品质短板,争创都市功能新优势
城市发展是一个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着眼于解决中心城市功能不优、品质不高的问题,进一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加强对空间、人口、资源、环境、产业的统筹,推动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向精明增长转变、城市空间格局从行政圈层式向“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转变,积极参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1.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巩固“多规融合”成果,构建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和信息数据共享平台,推进全市空间规划“一张图”应用。认真组织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推动东部地区整合、西部地区统筹和鄞奉地区跨越式发展,加快重点区域板块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格局。发挥东部新城的主导带动作用,强化集约紧凑和功能整合,全面提升东部地区的建设品质和集聚辐射功能。强化统筹城西地区发展空间,高起点谋划姚江两岸开发,建设姚江生态智慧新城,打造城市未来发展新引擎。推动鄞南-奉化地区融入中心城区,以同城化发展的理念协调规划、功能、交通、生态布局,加快宁南贸易物流区等功能区块建设,构筑中心城往南拓展的高品质空间。加速推进湾头区块开发建设,全面启动甬江北岸更新改造,提升中心城北部区域功能能级。高水平推进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构筑产城融合、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的新城区。高品质建设东钱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卫星城市和中心镇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小城市。强化城市设计,划定城市特定风貌区,实现城市特定风貌区城市设计全覆盖。最大程度发挥轨道交通在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建设体制机制,加大轨道沿线车(场)站专项储备土地及综合开发力度,实现轨道交通建设与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轨道交通物业开发、交通一体化接驳设施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报批、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完善地下空间开发管理机制和政策体系,将地下空间规划要求纳入法定规划,统筹地上地下功能设施配置,推进地下空间的规模化、综合化、立体化、人性化开发利用,建设地下空间信息系统。落实地下综合管廊专项建设规划,推进杭州湾新区、姚江新城综合管廊建设,在主要新城实现综合管廊完整体系全覆盖,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和老旧城区、道路、管道提升改造,建设一批综合管廊,到2020年全市建成地下管廊50公里以上。完善综合管廊入廊收费标准和强制入廊的管理办法。开展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高质量建成慈城-姚江示范区块。制定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规划和政策,加大以成片危旧房为重点的城市棚户区、旧市场、旧厂房改造力度。编制宁波都市圈建设规划,健全甬台舟协同发展机制,推进交通共联、产业共兴、环境共建、服务共享,打造长江经济带龙头龙眼和“一带一路”战略支点。
2.完善交通设施体系。强化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开工建设甬金铁路、甬舟铁路、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杭州湾跨海大桥余慈中心连接线,争取开工建设沪嘉甬跨海铁路,谋划推进杭甬城际铁路、沿海高铁、沪甬跨海通道建设。继续推进宁奉城际线、余姚城际线建设,谋划推进慈溪城际线建设,打造都市区1小时轨道交通圈。推进邱隘等一批综合枢纽场站建设,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之间高效衔接。推进宁海、杭州湾新区、梅山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完善城区骨架路网,完成北环东路和环城南路东段快速化改造、东外环快速化改造和世纪大道快速路建设工程,尽早形成中心城区“两横三纵”快速路网。加强组团通道建设,建成三官堂大桥、中兴桥、邵家渡桥、西洪大桥等4座跨江桥梁,建成邵渡路、云飞路东段、大庆北路、中山东路东段等一批主次干道。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完成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4号线工程建设,基本建成5号线一期工程;强化公交和轨道接驳线网建设,发展有轨电车和快速公交等中运量公交,促进网络预约等定制交通规范有序发展。编制新能源汽车设施建设规划,严格执行新建小区充电桩配建标准,加紧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充电桩布局,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和发展分时租赁。科学布设人行立体过街设施,推进天一广场等重点商业商务区步行连廊建设,优化街坊路和住宅区非机动车和步行系统,扩大和优化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空间。
3.提升城市景观形象。推进以“三江口”为核心的三江六岸景观系统建设,拓展延伸姚江和奉化江滨江绿化带至绕城高速、甬江滨江绿化带至世纪大道,强化滨江绿化带休闲、健身、游憩、运动等设施的系统布局建设,将三江六岸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实施景观绿化提升、夜景照明改造、建筑街面清洁、道路整治更新、门户节点提升、市政设施和导引标识完善等六项工程,优化提升中心城区整体面貌。实施六塘河综合整治工程,构筑全体市民共享的慢行和休憩空间。推进“森林宁波”和彩色城市建设,实施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二期、鄞州公园二期、湾头公园、宁波植物园、东部新城生态走廊、宁波盆景园、北仑“梦里水乡”湿地公园、姚江农业公园等工程。加强各类综合公园、专类公园规模化建设,强化社区绿地、街边绿地等“小绿地”规划建设,积极拓展城市绿量,力争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大于13.5平方米,实现“出门见绿、300米见园”。加强市域统筹,推进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4.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推进全域化高水平文明城市创建,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实施城市文化品牌战略,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建设魅力独特、影响广泛的“东亚文化之都”,构筑书香之城、音乐之城、影视之城。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优秀历史建筑、名人故居、重要历史遗迹等的保护力度,加强月湖、秀水街、德记巷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整治,推进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宁波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开发,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魅力。推进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扩大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影响力。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推进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馆、中国宁波河海博物馆、宁波文化馆新馆、宁波新音乐厅、宁波文化名人纪念馆等重大项目建设。利用甬江北岸港口和工业遗存,建设集合文体、文创、商业、休闲的“宁波文创港”。整合宁波大剧院、绿岛公园等资源,建设“宁波音乐港”。大力弘扬“宁波帮”精神,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
三、补齐国际化发展短板,争创开放带动新优势
推进国际化发展,是积极应对全球化趋势、提高城市竞争力、再创开放发展新优势的战略举措。目前,港口“大而不强”、开放平台能级不高、投资贸易环境不够优化等问题日益凸现。要始终坚持开放发展的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推进港口经济圈建设,强化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和经贸合作交流中心功能培育,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准。
1.建设全球一流的现代化枢纽港。利用宁波舟山港实质性一体化运作的契机,整合优化港口布局,推进梅山、大榭、穿山港区等一批深水码头以及梅山、石浦港区进港航道和锚地建设,集中布局若干多式联运泊位及分拨平台,优化港区集装箱堆场、仓储、停车场的规划布局,完善港口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协同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着力打造以“水水中转”为特色的大宗商品及集装箱中转运输体系。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完善宁波-华东地区集装箱海铁联运示范通道功能,建设“千里甬昆线、万里海甬欧”开放物流大通道,把宁波打造成“一带一路”海陆联运物流枢纽,到2020年,海铁联运量达到50万标箱。推进航运集聚区建设,支持宁波航交所发展,培育壮大船舶交易、航运人才中介、航运订舱等航运服务,支持航运保险公司等专业航运金融机构发展,增强参与全国乃至全球航运资源配置的能力。推进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浙江区域交换点(宁波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强电子口岸、第四方物流平台、大宗商品交易所、物流龙头企业与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专业物流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推进航运物流信息化发展。培育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航运物流电商企业。
2.打造高能级开放大平台。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梅山新区,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开放和创新大平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聚区。协同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不断提升对全省的开放带动功能。全面落实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探索跨境电商外汇管理、税务管理机制,完善仓储、物流、支付等服务体系,打造全国一流的跨境电商创新发展高地,力争到2018年跨境电商贸易额突破150亿美元。进一步完善空港发展体制机制,谋划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完成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扩大国内国际航线,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航空货运物流、进口商品交易功能。继续推进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建设若干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打造余姚中国塑料城等市场采购贸易平台,建设中东欧(宁波)贸易物流园,支持杭州湾新区打造沪甬合作示范区。
3.营造投资贸易便利化环境。对标国际通行规则,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和接轨国际的市场规则体系,争创全国贸易便利化综合试验区。继续深化“三互”改革,全面落实通关、放行、退税无纸化改革,完善宁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促进口岸通关便利化。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离岸贸易、中转集拼、保税维修等发展需要,推动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监管模式创新。谋划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拓展梅山口岸功能。持续推进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境内海运费网上支付、境外并购和跨境贷款对外债权登记等试点,开展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改革,简化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流程,改善国际金融保险服务。争取国家试点政策支持,积极打造国际贸易新型网络平台,培育若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争取口岸进境免税店政策,培育发展日用进口消费品交易。
4.扩大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吸引全球优质资源,大力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进驻宁波。推进中意生态园、中东欧工业园(中捷国际产业合作园)等国别园建设,促进特色园区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全力办好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APEC城镇化高层论坛、中国航海日论坛、甬港经济合作论坛、国际马拉松赛等有较大影响力的会议和活动。积极争取亚太港口服务组织研究中心、国际城市和港口协会分支机构等国际组织落户宁波。加强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实施“留学宁波计划”,办好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中英时尚设计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若干所高标准国际学校。加强国际人文艺术交流,推动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去”。继续推进公共双语标识系统建设,力争实现交通干道、主要景区、重要街区、公共服务机构等场所双语图文标识的全覆盖。
四、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争创绿色发展新优势
优良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还是比较突出,整体环境质量有待改善。要坚持绿色富市、绿色惠民,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深入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建设生态宜居、山海宜游之城,到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
1.打造天蓝山青水美环境。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成10整吨及以下高污染锅炉淘汰任务,继续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继续开展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和“低小散”落后产能的淘汰和改造提升,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园区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强化扬尘污染监管和整治,鼓励清洁能源使用,实现细颗粒物(PM2.5)浓度持续下降。加强工业固废和建筑垃圾的治理。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广泛开展“无违建县(市)区”创建,到2020年,基本完成存量违法建筑处置,基本实现县县无违建。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实施“劣Ⅴ类水质断面削减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河湖清污、污泥处置利用和污水截污纳管,强化近岸海域和重点海湾污染防治,到2020年,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水体,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80%。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农业“两区”土壤污染治理,确保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深入开展“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行动,全面消除脏乱差现象。
2.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严格落实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和规划,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生态公益林、重要物种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生态绿地等区域的保护,确保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重要生态系统以及主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健全重点生态区域补偿机制,推进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示范。完善四明山区域、象山港区域保护政策法规,确保两大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资源使用不超限。完善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补助政策,健全增殖放流和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修复补助政策,探索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强海洋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依托滨海湿地、森林公园、海岛等生态资源,探索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实施区域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到2020年,完成禁止开发区生态修复3.5万亩,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
3.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全覆盖,搞好中心村村庄设计。开展农村“安居宜居美居”专项行动,梯度推进美丽乡村合格村、示范村、示范镇乡和风景线创建,到2020年,全市美丽乡村合格村达到1000个、示范村150个、示范镇乡30个、风景线50条,全市三分之一县(市)区培育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深入实施“百千”工程,推进农村环境全域整治。大力推进乡镇政府驻地整治建设,力争五年内实现环境大变样。加强农村管网、饮用水设施更新改造。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实现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农户受益率达到70%。扩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覆盖范围,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到2020年全市“三化”行政村覆盖率达到60%以上。继续实施“16+3”区域村庄整治提升行动,完成区域内150个村庄整治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道路和公用设施建设、管理和养护机制,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
五、补齐民生服务短板,争创幸福宜居新优势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照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共服务的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要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强化政府职责,引导社会参与,整合各方资源,努力提供广覆盖、多层次、有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全市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1.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编制、职评、待遇、专业成长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建设优质乡村学校。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到2020年,完成薄弱学校改造100所。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发展老年教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及定价机制改革,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县乡村卫生人才管理一体化。完善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机制,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全市范围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强化差别化财政、医保、价格、人事、绩效等政策保障,基本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宁波第一医院异地扩建和宁波中医院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重点学科、临床特色重点专科和区域专病中心建设,强化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云医院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品质,着力打造浙江省级医学中心。积极发展体育事业,推进奥体中心等重大体育设施建设,依托滨江绿带和大型公园规划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等场地设施。落实投融资、土地、财税、价格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明确公立机构规划布局,强化政府监管标准和能力建设,引入多元市场主体,增加个性化和高端化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养老等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
2.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现户籍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和法定职业群体工伤保险全覆盖。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转换和整合并轨。加强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完善基金调剂机制。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推进社会保险服务标准化,探索部分非核心业务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统筹推进城乡设施适老化改造,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扩大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医保联网,到2020年,65岁以上老人全部纳入健康管理。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困境儿童、高龄和失能失智老人保障制度,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和照顾。
3.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加大投入倾斜力度,加强相对薄弱地区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年收入10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积极探索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的多种实现形式,健全产业帮扶、科技帮扶、创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异地搬迁和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增强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推广合作扶贫,鼓励低收入农户以承包土地、集体资产股份参与合作开发经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采取不同方式带动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共同致富。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五保“三无”人员供养标准,完善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帮扶救助机制。培育发展农村电商,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鼓励农民开展网络创业。完善专项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经营山水、经营村庄、经营家园,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养生养老、农耕体验等“美丽经济”,打造一批精品示范项目,到2020年,市级农家乐集中村数增加50%,特色乡镇、精品示范区数量和四星级以上经营户(点)数量实现翻一番。
六、补齐改革落地短板,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之源。重大改革部署不落地,改革的效果就大打折扣。要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继续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着力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有利于推动转型发展和促进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为补短板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
1.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聚焦全局性、基础性、引领性改革,列出改革项目清单,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全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健全大数据应用和发展机制,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数据中心建设。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完善资源要素交易体系、土地管理制度、消费品质量标准体系和监管机制、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绿色建筑和新型建筑发展机制,有效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全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垄断行业领域和特许经营领域开放,完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的配套政策,健全企业减负的长效机制,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能力。推动市区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市区财权和事权划分,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规划管理体制、综合执法体制、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体制,形成市级统筹有力、资源配置高效的管理格局。推进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加紧出台相关领域配套政策。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深化农村“三权”改革,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2.推进重大改革试点。全力抓好“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等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力争试出典型、试出样板。积极争取自由贸易区、国家级新区等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改革试点,加大先行先试力度,创造更多制度红利。加强改革试点经验总结推广,力争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宁波模式”。
3.完善责任落实体系。建立市、县领导牵头负责重点改革项目制度,强化各级各部门对本地区本领域改革的主体责任。建立完善重大改革项目督察协调机制,实行改革督察反馈和跟踪管理制度。健全改革成效评价体系,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强化改革评估成果的运用。
补短板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各级党委要深入学习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补短板的重大决策上来。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一线作用,提振各级各部门勇破难题、勇争一流的精气神,汇聚补短板的强大动能。各级各部门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找准制约本地区本部门发展的短板,以钉钉子的精神补齐补好短板,强化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确保补短板各项任务付诸实践、结出硕果。探索“点线建精、整片建强”新模式,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纳米”。持续抓好正风肃纪,践行“四种形态”。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激励各级干部敢想、敢闯、敢冒,以“战斗者”的状态干好事业。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补短板、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评论

相关法律条文

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2月25日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
中共宣城市委、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执行全面两孩政策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 中共宣城市委、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执行全面两孩政策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2016年12月20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
中共宣城市委办公室、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市直单位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 为了适应我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的作用,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市直单位民生档案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提高认识,明确民生档案工作目标和
中共聊城市委、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 中共聊城市委、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聊发〔2014〕1号2014年2月28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甬政发〔2016〕11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加快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

律师最新回复

我是律师

 

律所合作请联系客服

服务时间 9:00-18:00

400-600-7222

询律网公众号

询律网公众号

案源信息早知道

询律网APP

询律网APP

快捷回复咨询

友情链接:

备案号:湘ICP备2021010099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湘B2-20210501 投诉举报: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询律网 Copyright © 长沙询律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财富中心F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