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险是否可以认定:二十大期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了维稳需要,将上访人员限制在固定场所,期间保障生活必须,没有采取捆绑、殴打等措施,是否可以认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
相似问题解答
澳洲法律中紧急避险的条件是如何规定的?
紧急避险有以下条件(一)必须有威胁合法利益的危险发生 有威胁合法利益的危险发生,是紧急避险的前提条件。所谓危险,是指足以对合法利益造成损害的某种紧迫事实状态(二)必须是危险正在发生 危险正在发生,是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刑法设立紧急避险制度的防御性紧急避险和攻击性紧急避险的例子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排除犯罪的两种情况,虽然它们都对外造成了侵害,但都不是犯罪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这两个知识点可以说是每年的必考考点,而且往往与案例结合,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 我们首先看一个案例: 李某,男。某晚,李某见两男子正国际经济保障措施属于紧急救济还是长期救济
私力救济紧急避险属于私力救济途径。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因而不构成犯罪,行为人也不负刑事责任,属于一种私力救济途径。案件已经开庭,判决书未下,是否还可以采取进一步的举证措施
被告收到应诉通知书若已超过三十天了,举证无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举证期限的确定有两种情形:当事人协商和法院指定。当事人协商确定举证期限的,须经人民法院认可。法院指定的,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30天,从当事人收到上班期间脑卒中,但单位没有尽到救助义务,是否可以要求补偿 以及如何认定工伤
要判断医生见死不救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一、要对该行为的性质进行认定。 我国的刑法理论对于构成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是有明确规定的。作为义务来源有四种:(1)法律明文的规定义务。(2)职务或义务要求的业务。(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相关法律热点
相关法律条文
相关合同范本
热心律师
律师最新回复
-
回答并不详细,并且后续的问题并没有回答就结束了,对咨询结果不满意。
2025-01-20 03:47:12
来自用户 cyz评价了 -
态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几个问题后面很关心的问题中午问了,到现在也没给予回答。唉!!无语了😫
2025-01-17 20:49:42
来自用户 @橙熟iの柚稚i评价了 -
不怎么专业,问话方式不对,不怎么好沟通
2024-04-27 13:36:36
来自用户 如果有来生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