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条文 > 民商法类 >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长政发〔2011〕23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
(长政发〔2011〕23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落实国家和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促进长沙经济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现就加快培育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提升长远竞争能力的重大举措。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和经济安全、提升国家长远竞争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省委、省政府为加快“四化两型”建设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定。我市应在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领域,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制高点,增强主动权。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然要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面对日趋激烈的产业发展竞争格局,必须加快提升我市产业的层次、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发展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有力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挥我市科技人才优势、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关键途径。我市科技人才实力相对雄厚,在国家确定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诸多领域中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并已列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把科技人才优势加快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创新环境的优化、创新体系的健全和创新产业的发展,加快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四)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加快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我们率先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体制机制,避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的传统发展路子。创新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培育发展符合“两型”要求、具有长沙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长沙建成全国“两型社会”示范区的坚实支撑。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为主题,以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为战略重点,以攻克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路径,加强载体建设、政策支持和市场培育,着力突破产业链关键环节,努力推动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生物、信息网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发展、集聚发展、跨越发展,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支撑我市未来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率先中部崛起作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掌握核心技术,抢占战略高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2、发挥优势特色,壮大产业规模。立足我市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集中力量、重点支持,实现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重点产品的优先发展,尽快形成规模效应。
3、加强超前谋划,引领产业跨越。瞄准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和产业高端,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发和新兴项目培育,为产业持续跨越发展提供技术储备、项目储备和人才储备。
4、强化政府引导,突出企业主体。全方位加大规划引导、政府采购、直接投入、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主体。
(三)发展目标
通过5-1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特色突出、空间布局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2-3个产业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打造成为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基地,成为带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
到2015年,预期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5000亿元左右,培育形成3个销售收入千亿级产业,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2个千亿级园区,10个左右百亿级企业集团。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中的比重达到25%以上,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
(一)做大做强高端制造产业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精密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和高端化,打造世界一流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培育数控机床、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基地和电力装备,高铁轨道施工装备产业集群。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
1、大力发展中高端工程机械装备。突破高端功能性基础件和关键零部件制造核心技术,重点发展中高端混凝土机械、路面施工机械、土方工程机械等装备,大力推进高端液压元器件、大马力发动机、变速箱和重型车桥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提高工程机械整体制造水平和配套能力。
2、积极培育精密数控装备产业。重点发展数控高速精密磨削装备、高档数控磨齿机、高精度数控曲轴、凸轮轴磨床、超精密高档数控机床、数控双端面磨床、高档数控系统及相关刀具,提升数控机床数字化和柔性化水平。
3、加快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发展。重点发展飞机起落架系统及关键零部件、航空关键材料,轻型通用飞机及关键零部件,近空飞行器与卫星应用设备,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4、做大电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大型立式斜流泵、立式凝结泵、立式涡壳泵、单级双吸离心泵、轴流泵、潜水电泵和核泵等泵业,550kV及以下高压开关、断路器、电缆终端、高压电器及高低压成套设备,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的增长极。
5、加速发展高铁、轨道施工装备产业。重点发展高铁施工专用土方机械设备、桩工机械设备(如静力压桩机、长螺旋钻机、三轴搅拌钻机、水平定向钻)、液压箱梁模板设备、无砟轨道成套施工设备、隧道衬砌设备、移梁及起重设备、移动模架造桥设备、地铁施工设备等,形成长沙高铁轨道施工装备产业集群。
(二)壮大提升新材料产业
大力发展面向先进装备的复合、纳米、智能等材料,提升新材料的发展水平,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1、延长新能源材料产业链条。围绕电动汽车和大功率储能装备对电池材料的需求,重点发展电动汽车用大功率动力电池能量包及关键材料、动力型超级铅酸电池材料、超级电容器材料,全钒液流电池、燃料电池等储能器件及关键材料,有效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新能源材料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
2、推动先进复合材料产业规模化。围绕交通运输、能源和电力、航空航天等对复合材料的需求,重点发展复合材料关键原辅材料、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高性能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推动先进复合材料的技术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3、优化提升金属新材料产业。围绕先进装备对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的需求,重点发展铝、钛等高性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高品质板带箔,大规格板材和型材、超细(粗)晶硬质合金、高档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新型超硬材料工具等高端产品,为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4、积极发展下一代新材料。把握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主要发展电子元器件支撑材料、功能薄膜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生物基材料、医用新材料、纳米材料及其器件等,拓展新材料产业增长空间。
(三)着力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
以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电网为重点,加快研发利用生物质能,有序推广分布式能源站,打造国内先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
1、做大太阳能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制造装备、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开发太阳能热水器等高效太阳能应用产品;大力发展太阳能光电相关材料,培育形成太阳能照明和发电产业链。
2、加快智能电网产业化。依托智能电表及智能用电终端技术,建设大容量储能电站,完善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重点发展智能电网设备及并网服务业,打造智能电网设备、并网储能系统、智能电网服务、智能电网变站和电力应用的产业链。
3、支持发展节能产业。以工业锅炉(窑炉)燃烧技术和余热余压利用技术为核心,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电机及拖动设备、节能家电、办公和商用产品、节能型照明产品和建材、建筑节能一体化等产品,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促进节能产业的壮大。
4、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废物资源化,重点发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再生资源制品、再制造产品、有机废弃物资源化产品,以及水污染防治、空气污染防治、垃圾处理、环境监测、城市环卫等技术与装备,积极发展环保服务业,推动环保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和高端化。
(四)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
发挥整车、电池、电控等优势,突破关键技术,完善产业链,构建以电动汽车整车为主导、关键零部件为支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打造国内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1、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依托整车龙头企业,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批量生产,积极发展中高端和节能型汽车新产品,加强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制与产业化,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的跨越发展。
2、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混合动力系统总成、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高性能动力电池、动力总成模块、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燃油喷射系统、汽车自动变速器总成等,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提供完善的配套体系。
3、推进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应用。加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试点力度,探索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营模式,积极推进小型乘用车、公共客车的商业化应用;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基础设施,鼓励多种形式的充电商业运营模式,有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和商业化运营进程。
(五)加快发展生物产业
发挥长沙的科教优势和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品牌优势,立足培育、加大引进,突出抓好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把长沙打造成为中部地区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和生物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
1、做大生物制药产业。重点发展中成药、功能保健品、植物提取物等产品,推进中药保护品种、优势品种的二次开发;积极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药、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品,实现创新药物发展的重大突破,实现制药产业的振兴和提升。
2、大力发展医疗及制药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医疗设备和系统集成,生物医学材料、体外诊断试剂和自动化制药设备等产品,建成国内领先的制药装备生产研发基地。
3、积极发展生物育种业。突破高产、优质、安全的生物品种选育和繁育技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杂交水稻、油菜、油茶等育种产业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大力发展蔬菜、园艺、畜牧水产、微生物、花卉苗木等生物育种,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4、积极培育生物农资产业。积极发展具有技术基础和产业前景的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动物疫苗、生物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生物农资产品,实现规模化发展。
(六)提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突出信息技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辐射作用,提升文化创意品牌,打造国内领先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1、提升发展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影视传媒、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文化旅游、广告会展、文化娱乐等优势产业的高端环节,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光电技术与特色文化的融合,培育创意陶瓷、创意湘绣、创意烟花等产业,推动优势文化创意产业的升级。
2、大力发展新型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广电、出版、动漫游戏的基础和优势,重点发展3G商用、手机新媒体、移动多媒体、IPTV互动电视网、移动数字广播电视网等数字媒体产业,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空间。
3、推进创意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扶持一批工业创意设计基地,形成较强的工业产品外观造型设计能力,推动工业产品在造型、色彩、材质、功能搭配和装饰物等方面的时尚化设计,提高制造业、轻工业的附加值。
(七)着力壮大信息网络产业
抓住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网络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推动信息产业的振兴和提质升级。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1、突出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推动物联网与通信网融合发展,重点发展物联网后端环节,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以“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电视、宽带上网等三网融合增值服务,积极培育新型产业业态。
2、积极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终端产品、网络电视机、手机电视设备、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终端、3D电视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金融及税控机等整机,以及高性能芯片、显示设备、电子元器件、传感器、电路板等部件及配件,加快形成数字整机产业集群。
3、着力提升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外包、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新型信息服务业;发挥基础软件、关键中间件、应用软件等方面的优势,做大做强嵌入式软件及应用软件业,打造有特色、有影响的软件产业基地和信息服务业基地。
四、加快推进十大载体建设
(一)加快建设大河西先导区人才创业示范区。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着力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业人才,研发和转化一批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成果,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企业,加快推进岳麓山大学城、梅溪湖创新科技园以及公共研发平台和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将长沙先导区建设成为人才集聚、功能集成、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的国家级人才创业示范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核心空间。
(二)加快建设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以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为核心载体,围绕生物、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等五大领域,实施一批核心技术产业化工程,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创新园区、专业化园区建设,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相互支撑的高技术产业空间发展新格局,引领和带动长株潭乃至全省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
(三)加快建设国际性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依托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龙头企业,实施产业高端化、国际化战略,推进工程机械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博览交易中心等平台建设,巩固强化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环卫机械产量全球第一的地位,力争进入国内挖掘、装工、矿山机械领先行列,推进长株潭产业协作,积极培育海洋工程机械、高铁工程机械等新的增长点,全力打造产业门类齐全、配套完善、技术水平国际先进的国际性工程机械制造基地。
(四)加快建设光伏及节能环保产业基地。重点推进专业示范园区建设。以中电48所、神州光电等重点企业为龙头,加快建设以太阳能光伏和光电产业为主导的长沙光伏产业园和麓谷产业基地;依托有关园区、基地,积极推进或规划建设节能环保产业(高新区)、再制造产业(浏阳)、农村生态产业(长沙县)、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经开区),努力把长沙建设成为中部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五)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依托比亚迪、菲亚特、广汽长丰、众泰汽车等重点企业,充分发挥电池集群和其他关键技术优势,组织推进技术攻关突破,巩固提升特色领域的比较优势,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格局。重点推进湖南环科园比亚迪纯电动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基地、长沙经开区新型动力汽车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建成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六)加快建设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充分发挥中南大学、国防科大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人才技术优势,以及长沙高新区、望城经开区的产业基础,依托中航起落架、中南传动等企业,加快建设长沙航空工业园;依托中航集团068基地,加快推进长沙航天城建设,重点发展卫星导航、遥感、通信等终端设备产业,促进航天产业跨越式发展。
(七)加快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充分发挥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产业基础、园区设施、政策条件等优势,以浏阳生物医药园和隆平高科技园为核心,瞄准国际一流水平,着力建设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产业孵化中心、专业物流设施,引进和培育航母级生物产业企业,大力提升现代中药、创新药物、生物育种和生物制造的产业化水平,打造中部地区生物产业重要的制造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物流商务中心。
(八)加快建设信息产业园区。以长沙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为基础,以中电软件园为重点,大力推进总部研发基地、孵化及中试基地、技术培训基地以及产业配套基地建设,加大国内外知名企业引进,加快湖南超级计算中心建设,依托青苹果数据中心等骨干企业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综合物流信息平台、智能物流网络和智能交通网络建设,培育形成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和较强实力的信息网络产业基地。
(九)加快建设“数字长沙”。重点推进建设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的服务型政府,发展数字经济,倡导数字化生活。着力实施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政府智能化、数字便民、数字惠农等六大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城市高速信息网络、城市智能交通体系、新农村服务信息化体系等,力争在中部地区率先建成以“城市网络化、政府智能化、服务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城市”。
(十)加快建设“一廊一圈”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一廊”即湘江文化创意产业走廊。全面实施“一江两岸”滨江文化走廊建设规划,突出文化与创意的嫁接,加快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月亮岛主题乐园等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建成彰显湖湘文化特色、产业规模显著扩张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走廊。“一圈”即环岳麓山文化创意产业圈,加快建设梅溪湖文化创意区、桃子湖艺术村、湖南锦绣潇湘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数字内容、设计创意、动漫制作等高端行业,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增长极。
五、加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一)加大政策扶持
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整合工业发展和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各5000万元,设立总额1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支持资金,重点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创新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项目的配套等。
制定重点扶持产品和技术目录。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产品目录和技术目录,列入目录的产品和技术享受财税、项目报建、土地、人才、科技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二)优化产业环境
加强市场培育。启动有利于培育战略性新产业市场的新产品示范应用和推广工程,示范工程采购列入重点支持目录产品的给予专项补贴;对列入重点支持目录的产品实行政府首购,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和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设备的项目应优先采购列入目录中的产品;推进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工程、物联网、无线城市、智能电网等示范工程,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
加强项目建设。依托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加大重大产业化项目和创新平台项目的引进,新引进项目享受市政府已出台的优惠政策,建立重大优质项目快速审批报建通道,实现限时办结;企业再投资项目的新增投资部分享受新引进项目的优惠政策。
完善产业配套。围绕战略性新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邮电通讯、市场交易、会计评估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采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低碳技术等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激发催生战略性新产业企业和产品,传统产业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享受相应扶持政策;依托产业园区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基地,并在土地供给、土地开发、项目报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扶持。
(三)强化要素支撑
加强自主创新。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其配套政策和省、市已出台的鼓励自主创新政策,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系,健全鼓励自主创新的支持政策体系。
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信用担保体系,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争取国家和省创投基金、私募基金、风险投资资金等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享受市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积极推动非上市企业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加大贷款融资扶持力度,引导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股权、知识产权、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业务。
强化人才支撑。继续实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计划,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金融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使用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对骨干技术人员、经营管理者实施期股权激励,骨干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者持有的股份所得红利再投资,其应征个人所得税的地方收入部分给予补助;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对技术骨干和高层管理人员在学习培训、交流合作、职称评聘、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四)加强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张剑飞任组长,张迎龙任副组长,黄雄姿、周岳云、赵跃驷、胡石明、周志凯、杨兴龙、李义伯、龙晓青、朱锦辉、陈祖生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由周岳云任办公室主任。
完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落实相关扶持政策、组织健全相关数据统计体系、拟定目标责任和年度计划、组织开展绩效考核等工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和落实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区、县(市)政府以及开发区管委会也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营造优良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免行政性收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保护知识产权的宣传和奖励力度,积极营造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长沙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评论

再见了,我的青春

大长沙崛起,超越武汉成都指日可待[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8分钟前

妹获天下

[赞][赞][赞]

2小时

铁头娃

尽快把长沙县改区把长沙市做大做强

半年前

Jow

长株潭都市圈的政策一下来,马上就是强省会长沙,需要中央政策的时候就是长株潭,政策下来了就是长沙。株洲、湘潭靠边站。

半年前

南风和煦 

长株潭都市圈的政策一下来,马上就是强省会长沙,需要中央政策的时候就是长株潭,政策下来了就是长沙。株洲、湘潭靠边站。

半年前

相关法律条文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长政发〔2009〕3号)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是林业建设的一大优势资源。我市油茶种植历史悠久,现有油茶林面积达70万亩,是全省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津政办发〔2017〕68号)各区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长政办发〔2015〕1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节能服务产业是重要的新兴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节能咨询、节能设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的若干意见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的若干意见(长政发〔2014〕2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为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促进我市经济稳增
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长发[2009]12号)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为进

我是律师

 

律所合作请联系客服

服务时间 9:00-18:00

400-600-7222

询律网公众号

询律网公众号

案源信息早知道

询律网APP

询律网APP

快捷回复咨询

友情链接:

备案号:湘ICP备2021010099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湘B2-20210501 投诉举报: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询律网 Copyright © 长沙询律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财富中心F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