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条文 > 民商法类 > 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庆政规〔2016〕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中、省直单位,市政府各直属单位:为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加快现代畜牧水产业发展,根据
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庆政规〔2016〕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中、省直单位,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为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加快现代畜牧水产业发展,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把畜牧产业培育成为振兴发展战略性产业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黑发〔2016〕25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把发展现代畜牧水产业作为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重大举措,以打造高品质畜水产品生产基地为目标,强化政策、科技、装备、人才和体制机制支撑,立足资源禀赋、调结构转方式,发挥比较优势、扩总量拓市场,完善利益联结、做渠道促融合,建立健全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畜牧水产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
在产业发展布局上,坚持有退有进,引导特色化、差异化、区域化发展,突出“四区、三带、多点”空间布局,重点建设优势奶源生产主导区、优质肉牛肉羊养殖示范区、高效生猪发展优势区、高品质肉蛋鸡产业集聚区,打造沿江围湖名特优水产、绿色大鹅、特色狐貉养殖带,培育生产集约、管理精细、成长性好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畜牧水产养殖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水产养殖场)等经营主体。
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畜牧业坚持“三增、两稳、一发展”,增加奶牛、肉牛、肉羊食草牧业养殖量,稳定生猪、三禽食粮牧业饲养规模,大力发展狐貉等特色养殖业;水产业坚持“巩固、提升、扩大”原则,巩固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养殖规模,提升黄桑、柳根、麻鲢等地产优质水产品产量,扩大鳜鱼、大白鱼、大银鱼等名特优品种套养面积。
在产业转型发展上,牢固树立“三个不动摇”,提升畜水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基调不动摇、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方向不动摇、抓住产业安全和产品安全的生命线不动摇。
在畜牧水产产业增效和养殖主体增收上,着力“三个加强”,加强技术引进应用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破解产品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双重挤压的难题,促进畜牧水产业提质和节本增效。加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围绕饲草饲料种植、水资源利用、养殖,围绕畜水产品与饲料加工、装备生产,围绕技术、信息、管理、服务、品牌及产品销售、冷链物流等三次产业的有效衔接,延伸产业链,拓宽价值链,创造并分享各环节的增值收益。加强供给侧改革,提高市场化程度,准确分析和研判市场空间和消费结构,发挥供给主体优势,提高中高端畜水产品供给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拉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依靠市场机制调控和配置资源。坚持突出特色。结合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的特点和沿江、傍水的优势,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消费等因素,科学确定主导品种、空间布局和养殖规模,重点发展“两牛一猪三禽”和绿色水产业。坚持机制创新。完善畜牧水产业各环节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合作互助、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长效发展机制,实现由“养的好”向“卖得好”转变。坚持科技领先。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核心技术,发挥市校融合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坚持多元投入。以政府扶持为导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大力发展现代畜牧水产业。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市转变畜牧水产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化标准养殖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和水产业的优势产业地位基本确立,实现畜水产品由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产业的品牌创建、畜水产品精深加工、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化经营取得突破性进展。
具体目标:
畜牧产业。到2020年,全市高品质畜产品生产总量达到200万吨,其中肉、蛋、奶产量分别为60万吨、15万吨、125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10亿元,年均增长6.8%;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44亿元,年均增长6.7%,力争占农业增加值的50%以上;畜产品深加工实现销售收入305亿元,年均增长7%。
水产业。到2020年,全市养殖水面达到210万亩,年均增长0.5%;大中水面平均亩产达到20公斤,精养池塘平均亩产达到300公斤,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5万吨,年均增长10.6%;渔业产值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18.4%。
二、主要任务
(一)坚持以转变方式为主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养殖业基础支撑和运行水平,全力打造高品质畜水产品生产基地。
1.加快产业转型步伐。一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用足用活国家和省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和支持专业大户改扩建、饲料兽药企业延伸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并采取“托牛寄养进场”、“牵牛入股入伙”、“分期购买返红”等形式,引导养殖户加速推进畜禽退出散养进入大户、退出庭院进入牧场、退出村屯进入小区。力争到2020年,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达到1500个,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90%。二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按照“稳粮、增畜、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大省”的总体战略,坚持把农业内部结构向畜牧业上调,调整粮、经、饲面积比重,实现粮食就地转化,推进粮变肉、草变乳,过腹增值、过腹增收。加快推进由以耗粮型为主的畜牧业向草食畜牧业、耗粮型畜牧业并重转变,重点做大奶业、做强肉业、做精蛋业。三要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培育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家庭牧场、成长性好的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和有生命力的牧业企业等多层次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到2020年规模养殖场新型经营主体占有率达到80%,加快畜牧养殖由自然人向法人过渡、由法人向职业经理人过渡。通过市校合作,广泛开展畜牧养殖人才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营销”的行家里手。吸引中高等畜牧院校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新型畜牧经营主体建设,强化新理念、新技术的输入和渗透。
水产业要加快转变分散养殖、低效运行、粗放经营的发展方式,建设农业部、省和市县三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网络体系。强设施,突出抓好池塘、排灌等基础设施的修缮和改造,力争每年完成2万亩老塘标准化建设,提高综合产能;增配套,加快升级渠闸涵配套工程,提升养殖用水排蓄能力。
2.创新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一要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加快畜牧养殖由“分散独立”向“协同作战”、“独善其身”向“抱团取暖”转变,采取“辟建小区吸散户、规模牧场联散户、产业联社带散户、专业合作聚散户、企业搭台纳散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加快引导散户走联合经营和规模养殖场走产业联盟发展之路,增强基地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话语权。二要推广新的组织经营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畜牧业一家一户独立经营的“散打”局面,重点研究推广种、养一体“农牧结合循环”型,良种供应、饲料供给、标准饲养、防疫灭病、产品销售等统一的“农企合作”型,产销合同约束、产品订单契约的“企业+基地”型,产业上下游拓展延伸,强二产拉一产拽三产的“融合发展”型,针对现有的牧场输出技术和管理,将牧场、工厂、市场三分离变成统一集中的“存量整合、全程托管”型等五种组织经营模式,实现产业之间互助协作、有效对接、联动发展,推动畜牧业上规模、扩总量。三要拓宽新的收入途径。强化主体收入,通过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核心技术的应用、精细化的管理、产业规模的扩大,强化养殖主体增收。增加链条收入,引导畜牧业内部一二三产业有效对接,壮大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使其达到效益最大化和利益均衡分配。拓宽新业态收入,加强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技术信息、冷链物流、“互联网+”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空间。
水产业要创新生产方式,通过合作经营、资源入股、技术参股等形式,加强水产养殖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整合松散养殖,强化组织化程度。要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推行“公司+联合社(专业组织)+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培育新型加工龙头、中介组织、经纪人等市场主体,扩大营销渠道,增加养殖收入。要创新养殖形式,强化与关联产业融合,鼓励鱼鸭混养、鱼藕共生、稻田养鱼等新形式;发展以垂钓、观光、餐饮、娱乐为重点的休闲渔业,提升综合附加效益。
3.提升畜牧养殖基础支撑能力。一要加快畜禽品种优质化步伐。加快优势畜禽品种引进、选育和驯化改良,大力推动优良地方品种资源开发利用,从源头上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奶牛重点引进优质荷斯坦母牛和CPI育种值1800以上、可靠性85%以上的冻精。肉牛在巩固提升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莱等优质品种的基础上,重点引进和牛、弗莱维赫等优质冻精。生猪积极引进纯种美系杜洛克、英系大白长白、丹麦皮特兰等优质原种猪,通过杂交扩繁等建立三元、五元配套体系。挖掘“东北白鹅”、“林甸鸡”、“东北细毛羊”、“林源黑猪”等地方品种的潜力,着力培育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地方良种。二要提高畜牧业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核心技术上,奶牛重点推广“八吨奶”工程技术,支持性控繁育和生产性能测定,全力推进中国-以色列奶牛产业技术合作项目;肉牛重点推广架子牛快速育肥技术、合理日粮配比调制技术;生猪重点推广三元、五元杂交技术,鲜配技术。各品种养殖场全面推广全混合日粮(TMR)饲喂、能繁母猪性能提升、鹅雏保育、肉蛋鸡增产等高产攻关技术。提高现代化养殖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实现数据可追溯、过程可视化;从畜禽住得好、吃得好、喝得好等重要环节着眼,在圈舍设计、饲料配方优化、喂养方式创新、硬件设施配套上下功夫,推行分群饲养、分段饲喂,降低生产成本,向科学化管理要质量、精细化管理要效益。三要提高优质饲草饲料供应能力。按照“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原则,实施农牧对接、种养结合战略,全力推进“粮改饲”试点,建设高标准苜蓿和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粗饲料种植基地,加快培育苜蓿、青贮等配送龙头企业建设。推广“场外建园、园内建场”的良性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建立养殖场与饲料田的配比关系,将养殖场的粪便储存、还田做为高标准农田的有机配件。开展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原治理,大力发展优质苜蓿和青粗饲料产业,力争到2020年苜蓿和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0万亩、100万亩。
水产业要积极抓好市、县(区)、乡(镇、场)三级种苗繁育体系建设,支持连环湖、茂兴湖等渔场建成省级名优水产苗种繁育中心,满足市域、辐射全省,力争到2020年优质苗种产量突破20亿尾。要强化与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等开展技术对接,推广大中水面移植增殖、池塘健康养殖、网栏网箱养鱼等增产增效新技术,提高水产养殖科技含量。
(二)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度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深加工做强品牌做宽销售,以产业化牵动畜牧水产业现代化。
1.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一要围绕园区建龙头。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做好“农头工尾”大文章。以园区为载体,围绕国家“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积极谋划畜牧关联产业和畜产品深加工大项目,瞄准国内外知名企业,定位定向公关,通过制定普惠政策、优化环境、跟踪服务等一系列激励扶持措施,吸引入驻我市各类园区。鼓励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原始积累大户、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及能人领办的产加销企业,以资源、资本股权为纽带重组联盟,采取盘活存量资产和引进战略投资相结合,集中力量培育发展一批有较强牵动能力的大型深加工企业。二要围绕基地壮龙头。加强养殖业龙头建设,支持养殖场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模式做强做大,向全国知名养殖龙头企业迈进。鼓励壮大加工业龙头,支持加工企业立足畜牧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努力打造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加工龙头企业。引导加工龙头企业承接养殖基地,促进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优势初级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建设优势产区与加工企业集中配套的畜产品加工区域,逐步将企业培养成养殖、加工双龙头。三要围绕品牌强龙头。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场增强品牌意识,积极开展商标注册、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以品牌赢客户、争市场、提效益、强企业。通过股权合作、企业之间合约、同类同质产品特许授权等多种途径,共同经营和创建品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
水产业在做深加工做宽销售上,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对接引进国内水产品行业加工龙头,做大淡水鱼深加工。另一方面要在巩固“连环湖”、“八家河”、“石人沟”等注册品牌的基础上,积极依托沿江、围湖优势,叫响大庆“江水鱼”、“野生鱼”品牌,提高产品市场开拓能力。
2.做粗做长产业链条。一要突出抓好肉、蛋、奶三大产业链建设。鼓励畜产品精深加工、屠宰加工和大型养殖企业前伸后延产业链,引导畜牧龙头企业向“公司+农户”、“公司+家庭牧场”等经营方式转变,推进大型畜禽养殖企业与饲料兽药企业或屠宰企业开展强强联合,形成纵向产业链。在横向发展上,要壮大加工链,充分利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扶持企业与带动基地相结合,以加工带基地,以基地促加工,引导加工企业以自建、合作等方式,加强与原料生产环节的链式衔接。要提升增值链,采取技术改造与产品创新相结合,由中低端向高精端生产过渡,提高畜产品质量层次。要活跃供应链,采取政策扶持与手段创新相结合,积极引导企业拓展外埠市场供应链,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二要全力打造全链条经济。引导支持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向上游延伸,通过自建、租赁、合作等方式,建设原料“第一车间”;鼓励扶持养殖企业向下游拓展,采取投建或挂靠畜产品深加工企业等办法,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加销融合发展,打造畜牧业全产业链经济。三要密切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加强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联接紧密度,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原则,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型、订单合同型、价格保护型、服务协作型利益联结模式,稳定供求关系,促使利益双方共同发展、平等对话,实现利益共赢。
水产业要积极推广大龙虎泡、连环湖、鲶鱼沟等养殖企业“一条鱼经济”发展模式,从育种、养殖、加工到产品销售实施一体化经营,同时支持配套完善冷链运输、仓储包装,深度挖掘多次增值空间,推进全产业链建设。
3.强化产品营销能力。一要提高产品市场份额。紧跟膳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和消费习惯,引导养殖基地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围绕市场需求,积极供应鲜活产品和生产中高端产品、绿色生态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特定需求,以市场消费导向拉动基地和产品生产导向,切实提高市场供给率和占有率。二要构建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综合物流园、农贸批发大市场、仓储交易中心、产品销售直营店建设,配套发展运输、冷链、销售、信息等服务业,积极引导养殖专业合作社、涉牧企业、养殖场户直接对接,实现与市场直通,减少中间环节,拓宽价值链,促进畜产品生产和流通。三要拓宽营销方式。坚持线上和线下两个轮子一起转,线下鼓励进市场设专柜、建立直营店和开展传媒推介,线上大力发展“互联网+畜产品”营销、“点对点”营销和定制营销,把高品质产品卖出好价格。四要发展仓储物流。加快发展电商物流和畜产品专业物流,提高物流配送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主动对接国内省内商贸物流集散枢纽,重点打造物流节点和配送中心。支持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自建或联建冷链仓储物流设施,建立高效运转的冷链物流渠道,确保与产业发展相适应,满足居民多层次消费需求和保障消费安全。
水产业要积极鼓励建设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实体直销店、保鲜交易中心等功能设施。同时,引导通过股权合作、品牌整合等形式共建共享特色品牌,提高产品市场开拓能力;利用各类电商平台发展“互联网+水产品”营销,扩大产品市场覆盖率,确保水产品卖得好。
(三)坚持以产业和产品安全为生命线,着力加强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推进畜牧水产业健康良性发展,提高可持续能力和水平。
1.狠抓产业安全风险防范。一要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狠抓强制性免疫,严格落实“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防疫工作要求,强化疫苗、技术、队伍等各项保障落实,全面提高免疫密度和质量;强化重大动物疫情预警,完善市、县(区)两级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建设,严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抗体监测,及时预防和有效控制动物疫情;加强动物检疫监督,严格产地和屠宰检疫,认真执行检疫操作规程,严防染疫畜禽流出产地、病害产品流入市场;加强牲畜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净化,全面降低人畜共患病发生几率。二要全面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加快构建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支持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严格落实“四不准一处理”制度。三要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围绕养殖、流通、屠宰、肉品品质检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五个环节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责任落实、风险评估、诚信评价、应急处置四项机制,严把市场准入、防疫检疫、养殖投入品三道关口,提高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同时,要强化产业和产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属地责任、业务部门监管责任和从业者第一责任人责任。
水产业要充分发挥各级水生动物防检疫机构作用,强化鱼病日常监测监管,为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要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全面落实生产档案、投入品监管、水质监测、鱼病防治等各项管理责任,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2.严格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一要强化草原保护建设。坚持严格保护、科学利用、合理开发草原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严肃落实草原常年禁牧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破坏草原行为,严格执行草原资源红线制度。二要严把养殖场建设审核关。执行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规定,科学规划养殖场建设布局。依法依规加强养殖场建设用地审核备案、养殖场环境评估、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审批,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坚决杜绝以破坏环境和牺牲资源为代价谋求发展。三要加强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支持参与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推动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采取公私合作(PPP)等多种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粪污处理等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推广全年发酵、一次性还田,有机肥生产,沼气发电等方式,开发多途径养殖排泄物肥料化、能源化利用模式。积极倡导“种养结合、以地定畜”的生产方式,通过自行配套土地或签订消纳利用协议,将畜禽粪污还田利用。
水产业要注重保护涵养生态环境,对自然保护区实行禁令捕捞,保障生态调节功能;对水源地和生态景观湖实行以放为主,维护生态平衡,增强生态空间管控,保证水质安全;对大型水利工程形成的库区实行定期投苗、增殖放流,保证水系原种安全;对封闭湖实行以渔控藻、以渔改水,严控吃食鱼、肥水鱼养殖比例,改善水质维护平衡。
3.加大产业项目建设力度。一要争取政策建一批。紧紧抓住国家围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我省大力实施“两牛一猪”政策,努力向国家和省争取畜牧产业化、品牌创建、产品营销、标准化规模养殖、动物防检疫体系建设、优质饲草饲料生产等推进产业发展的大项目,特别要突出抓好省“两牛一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项目建设进度。二要通过招商引一批。立足各县(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做大基地、做优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企业和知名畜产品精深加工、牧业养殖企业,特别要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突出种养加一体化企业的引进。抓好已落地的中国-以色列奶牛产业技术合作、大北农集团生猪产业基地、中鼎牧业奶牛合作养殖等项目的跟踪建设。三要加大投入扶一批。各县(区)要加大上级政策的匹配力度,因地制宜制定并兑现畜牧业发展、水电路讯配套、贷款贴息、优质饲草饲料种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切实抓好资金和要素的落实,保证已建项目的政策落地。同时,围绕畜牧产业发展、畜产品深加工、标准化规模饲养等方面,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水产业要重点围绕苗种繁育基地建设、水产品精深加工、网箱养殖、休闲渔业开发等方面谋项目、做项目、建项目,以项目建设支撑产业快速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加快现代畜牧水产业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市畜牧兽医局、市农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办等单位组成,负责科学谋划、统筹指导、全面部署、督促检查全市现代畜牧水产业发展。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发挥本地优势和潜力,切实把畜牧水产业作为富民强县、加快推进农村经济转型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来抓,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推动落实。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着力做好畜牧水产业发展各项政策落实与工作推进,及时协商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重大问题。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全力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氛围,多层次、多渠道宣传国家和省市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畜牧水产业发展。
(二)建立推进机制。严格规划设计,畜牧部门要结合全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严格执行并落实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各项规定,合理布局养殖区域。要科学指导基地高标准建设,从养殖场建设选址、建设标准、内部功能区域配套等方面统一制定标准体系,保证养殖业基地高质量发展、高效益运行。严格落实责任,各成员单位要从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出发,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依法为畜牧水产业项目办理立项、环境评估、土地审批、备案、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加强品牌创建、冷链物流建设、信贷、保险等服务,要开辟绿色通道,予以优先办理和支持。严格考核验收,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畜牧水产业发展工作的检查和督办,要把此项工作列为全年重点目标任务,抓实抓靠。要建立季度考核和年终总评相结合的考评机制,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大庆市畜牧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加快推进我市畜牧水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为畜牧水产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动力支撑。从2017年1月1日起,利用3年时间,市政府每年设立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扶持全市畜牧水产业发展。
1.扶持原则和对象。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采取“先建后补、以贴代补、以奖代投”的方式予以扶持。
工商注册、税费缴纳和指标统计关系均在我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建或扩建的养殖、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畜牧水产业企业。
畜牧水产养殖企业、畜牧水产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企业,对符合条件的给予一次性资金补贴。对于符合享受两项及以上补贴资金条件的企业,按就高原则给予一项补贴,享受省同类扶持政策的不再重复补贴。
2.扶持内容和标准。
畜牧产业:
市政府每年设立畜牧产业“以贴代补”和“以奖代投”资金2000万元,主要用于扶持和保障现代畜牧产业发展:
其中,畜牧业贷款“以贴代补”资金列为1500万元,对新建或扩建的养殖、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企业发生的贷款资金,给予建场当年一次性不高于5%的利息贴息,且每个企业贴息的贷款总额度不超过1500万元。
养殖企业享受“以贴代补”政策,应具备以下条件:养殖基地的土建、设备、先进技术装备、粪污处理设施和畜禽购买等固定资产投入新建达到5000万元以上、扩建达到2000万元以上;养殖规模奶牛存栏1500头以上、肉牛能繁母牛存栏300头以上、肉牛育肥牛年出栏1500头以上、生猪年出栏30000头以上,当年达到运营状态,成长性好;养殖企业前端配套饲草饲料基地,实现种养结合,后端有固定的产品销售企业,实施产业化经营。
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企业享受“以贴代补”政策,应具备以下条件:新建的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在5000万元以上,达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扩建的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在2500万元以上;新建和扩建的畜产品深加工企业,肉蛋奶年加工能力分别达到5万吨、1万吨、10万吨以上,年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税收500万元以上;新建和扩建的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必须配套建设自有养殖基地,原料自给率应达到60%以上;新建和扩建的畜产品深加工企业,都应与辖区内养殖企业建立稳固的收售关系,辖区内畜产品收购量和自有基地生产量达到企业总加工量的80%以上,拉动本区域内基地扩大养殖规模。
“以奖代投”专项资金列为500万元,重点扶持优质饲草饲料种植,支持产业和产品安全防范,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
其中,设立草原改良“以奖代投”资金200万元,重点对饲草公司和涉牧企业按规划和标准新种植的优质苜蓿,改良面积达到500亩以上的给予当年一次性良种补贴,每亩最高补贴额度不超过80元。
设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物资购置和储备金200万元,按照《大庆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5-2020年)》(庆政办发〔2015〕24号)、《大庆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庆应急委发〔2016〕5号)要求,主要用于疫情监测预警预报、动物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净化、常规动物疫病防控疫苗购置、染疫动物扑杀扑灭及无害化处理,确保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处置“早、快、严、小”,严格控制病死和染疫动物流入市场。
设立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储备金100万元,按照《大庆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庆应急委发〔2012〕6号)要求,主要用于畜牧和水产养殖环节突发“瘦肉精”、“孔雀石绿”等违禁物质和抗生素等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畜禽屠宰环节突发有害物质的抽样及监测,动物卫生监督环节突发未经检疫动物及产品的抽样和补检,动物产品突发质量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物资储备、扑杀销毁及无害化处理,严格控制未经检验检疫和有毒有害产品流向餐桌。
水产产业:
市政府每年设立水产产业“以奖代投”和“以贴代补”资金1000万元,对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牵动产业能力较强的水产养殖、特色水产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企业,给予扶持:
其中,水产产业“以奖代投”资金列为600万元,重点扶持水产“龙头养殖”和“重点养殖”企业建设,企业在堤坝改造、设施配套、先进技术装备、品牌创建、名特优苗种购置、种苗繁育等方面持续进行固定资产和生产性投资的,分别给予不高于投入10%和5%的一次性资金扶持,且每个企业最高补贴额度分别不超过150万元和100万元。“龙头养殖”和“重点养殖”企业享受政策应具备以下条件:三年内固定资产和生产性投资累计分别达到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和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当年水产品产量分别在2000吨以上(含2000吨)和500吨以上(含500吨);当年销售收入分别在2000万元以上(含2000万元)和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分别创建省级以上著名水产品品牌和市级以上水产品品牌;分别创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且带动当地水产养殖业增产增效。
水产产业“以贴代补”资金列为400万元,重点扶持特色水产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企业建设,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当年所发生的贷款资金一次性不高于5%的利息贴息,每个企业贴息的贷款总额度不超过2000万元。享受“以贴代补”资金应具备以下条件:新建企业设计年加工能力2000吨以上、固定资产投入1000万元以上、达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扩建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在500万元以上、年加工能力达到1000吨以上、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税收100万元以上;新建和扩建企业,均配套自有水产养殖自然水面5000亩以上或池塘1000亩以上、创建自主品牌、拉动辖区内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
3.资金使用和管理。
专项资金使用。市财政局和市畜牧兽医局共同研究制定畜牧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申报,由县(区)初审通过,市畜牧兽医局、市财政局联合验收,报市政府研究决定。
专项资金管理。任何企业不得采取弄虚作假、伪造凭证等手段骗取扶持资金,对违反规定的要全部追回。市政府要组织畜牧、财政、审计、税务等相关部门,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和跟踪检查。
(四)强化服务保障。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引、育、培”机制,积极搭建畜牧水产养殖就业平台,吸引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参与畜牧水产行业管理和产业建设;借助东北农大、八一农大等省市内专业院校的师资和技术优势,广泛开展养殖大户、家庭牧场、合作社带头人等畜牧水产养殖人才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养殖明白人。深入推进市校融合,积极开展产业科技项目市校合作,以高校为依托,着力加强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专业人才代培和产业科研项目研发,不断提高畜牧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覆盖率。优化发展环境,建立畜牧水产业发展咨询专家库,为产业发展提供重大战略、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咨询和论证。建立产业诚信体系,将畜牧水产业诚信建设纳入全市社会信用建设中,通过信息共享,定期向社会公布生产经营者信用情况。要全力做好行政审批事项“接、管、放”,搞好各层级之间的对接,优化审批流程,减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速度。
大庆市人民政府
2016年9月28日

评论

相关法律条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黑政发〔2015〕25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我省是畜牧大省,地处世界公认的黑土带、黄金玉米种植
辽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辽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驻政〔2017〕6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开发区和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惠府〔2016〕13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 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绍政发〔2015〕3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为加快发展我市现代职业教育,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

我是律师

 

律所合作请联系客服

服务时间 9:00-18:00

400-600-7222

询律网公众号

询律网公众号

案源信息早知道

询律网APP

询律网APP

快捷回复咨询

友情链接:

备案号:湘ICP备2021010099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湘B2-20210501 投诉举报: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询律网 Copyright © 长沙询律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财富中心FFC